◥史无前例
中国团队实现“人类换头”技术突破
“换头”这个概念,在人们的印象中早就已经进行了多次“角色转换”!起初,人们对于它的理解还停留在清代大文豪蒲松龄作品《聊斋志异》中的《陆判》选段;而后来随着以整容为主的医美技术不断发展,这个名词又多了一层暗讽面容大改之人的“腹黑属性”。当然,在现代医学的加持之下,如今不少专家也开始将这一概念应用到如何为人类驱除顽疾,延长寿命的伟大实验之中,并且最近有了重大进展。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17日报道,意大利神经学家塞尔吉·卡纳瓦罗当天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第一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已经在一具遗体上成功实施,而手术地点正是中国。卡纳瓦罗说,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任晓平教授参与指导了这次手术。
尽管从医学角度来看,“人类换头”手术有着极高的风险与技术要求,但不得不说,整个业内对于它能否实现,还是表现得相当乐观。正如两年前,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塞尔吉·卡纳瓦罗说过的那样:“首例人类头颅移植手术必定会在两年之内完成”。
而根据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11月17日,塞尔吉·卡纳瓦罗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第一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已经在一具遗体上成功实施,而手术地点正是中国。负责指导这次手术的正是哈尔滨医科大学二院骨科副主任,手足显微外科中心负责人任晓平。
根据任晓平教授的介绍,这一次的手术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进行,前后共经过了约18个小时,虽然依然很漫长,但已经比此前专家估算的36小时减少了一半。而在这18小时当中,参与手术的人员成功将一具尸体的头与另一具尸体的脊椎、血管以及神经接驳。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之内,有关于这一次头部移植手术的相关数据、过程以及结果将在美国权威学术杂志《SNI(surgicalneurologyinternational)》上发表,届时有关于这次手术的全部详细过程也都会刊登在该杂志上面。
在具体介绍这一次的手术时,任晓平教授表示,这个手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中国团队在这一次的“攻坚战”中做了原创性、始发性的研究。有人认为这一手术将成为医学领域的一块里程碑,比如中枢神经再生,一直被认为是不可突破的障碍,这方面研究全世界一直停滞不前。任晓平强调,“人类医学史上头移植史无前例。手术要解决如何解剖、各个组织如何修复重建、怎么做才能保证术后功能得到最大恢复等一系列问题,我们的手术对这些方面做了一个详细的描述和创新性的设计。”
◥面临考验下一步将为两位脑死亡者互换头颅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的手术是在遗体上完成的,而它的顺利完成也为今后的实验提供了外科学整个的手术原则、手术入路、手术揭破结构的选择,以及各种组织的修复方法以及技术。
而为了能够完成这项伟大的手术,卡纳韦罗先前曾与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团队成功为老鼠及猴子移植头部。今年5月,他们成功将小鼠头部移植到大鼠背部,前者的平均存活期为36个小时。
按照卡纳瓦罗的构想,在完成了尸体换头手术之后,接下来用于活人的实验就将被提上日程,下一步就将着手准备两名脑死亡者之间头颅互换,最后一步才是活人换头。届时顺利接合头及脊髓的病人,会昏迷约一个月,如果手术成功,病人会苏醒并可再次行走。当然,他也强调这仅仅是医学上的伟大“探索”,而并非我们理想中的“续命”。
那么谁会成为第一个进行手术的人呢?此前已经多次登上各大媒体头版头条的31岁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俄罗斯男子斯皮里多诺夫成为了“呼声最高”的人,而他本人此前也表示愿意进行这一手术。但从现在来看他的“愿望”恐怕要落空了,因为卡纳瓦罗已经宣布首位接受换头手术的将是一名中国籍病人,而由于欧美医疗机构普遍不支持这一争议性的手术,因此斯皮里多诺夫目前只能通过传统方法进行治疗,不过这只是对于其病情起到一种减缓的作用。
◥伦理争议
换头后,“你”到底是谁
“遗体换头手术成功”的消息迅速传开,中国籍医疗团队获得了高度的评价,但与之一同而来的,也有不少的争议。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胡永生教授就提出了质疑,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并不能被称为“手术”,因为手术的定义应该是指在活体上进行的操作,而这一次的头颅移植是在遗体上进行的,因此实际上就是解剖或者解剖学方面的研究。
胡永生教授介绍,当前的医学技术完全可以做到血管、神经、肌肉、骨骼的重建吻合,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离断后的脊髓如何能够完美地做到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国际上还没有突破性的研究进展,“现在就谈什么活体头颅移植,实际上没有太多现实意义。”
“我认为应该先充分地进行动物实验,手术技术和神经再生方法得到充分证实后再考虑人体实验,这样才是对病人真正负责任的做法,也更加符合医学伦理。”胡永生说,“将来,头颅移植完全有可能成为现实,但现在还差得太远太远。”
而“换头”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则是目前医疗团队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理论上来看,头颅移植的确可以在科学技术层面实现,但随之而来的伦理问题如何解决,而移植头颅之后的“你”又究竟是谁?这些问题都需要去面对和解决,不然这将只能成为一个噱头。
对此,任晓平表示,人类的医学发展史就是在一个个争议中发展过来的,1953年第一例肾脏移植手术,当时学术界、社会上都批评不应该做,人应该正常死亡,旁人不能改变这个历程。第一例心脏移植也如此,甚至都有民众递诉状,认为医生不合理、不合法、大逆不道。20年前他到美国参与的手移植手术去年也被列入了美国医保法案。他说,新事物都会有争议,有争议才会有完善。
总之,在各种关于伦理、道德的质疑声中,人类迈出了“换头手术”中最为重要的一步,并且可以预见到的是,在未来,这种争议仍将继续在整个医疗界甚至是网上引起疯狂的讨论。就像很多欧美学者所说的那样,意大利医生卡纳瓦罗是个“疯子”。但后者却回应道:“对于所有的批评者,我只想说,你去跟那位俄罗斯病人换个位置,感受他的大小便失禁等等痛苦,再来跟我说。”
本报综合央视、中国之声、《科技日报》等报道
新闻推荐
美国媒体近日报道,由于募兵数量不足,美国陆军拟放宽入伍条件。而按照陆军以往的规定,身体健康,没有过吸毒以及精神疾病史的青年才符合入伍标准。据《今日美国报》报道,美国陆军今年8月份在一份内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