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洲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德国新闻 巴基斯坦 新加坡新闻 大马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尼新闻 缅甸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国际时讯 > 正文

一个世纪 一个瞬间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读后感

来源:右江日报 2017-11-14 08:49   https://www.yybnet.net/

由于文化背景、文学修养的差异,加上受到翻译水平的限制,对外国优秀文学作品,我一向是敬而远之。但我还是利用假期,静下心来,走进了《百年孤独》,感受到《百年孤独》散发出的波澜壮阔的艺术魅力。

我读的《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范晔先生翻译的世界名著,198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全书共20个章节,26万字。它以拉丁美洲的马孔多为背景,以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在一百多年间的兴起、兴盛、衰败直至消亡的过程展开叙述,通过奇特大胆的想象、出色的心理描写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将马孔多小镇一个世纪的生存发展、政治事件、社会生活、道德伦理、日常琐碎集中在一起,因其人名、场景、事件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似乎所有故事在同一瞬间发生。作者采用魔幻现实主义的笔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有相信科学、勇于开拓、积极探索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有勤劳善良、敢作敢为的乌尔苏拉,有孤独、空虚、自大的阿玛兰妲,也有陈腐封闭、矜持狭隘的费尔南达等众生百态。通过自由派和保守派之间的战争,殖民者对工会罢工的镇压和残杀,揭露了统治者和殖民者的虚伪与残暴,也反映了革命者本身的不彻底、内讧和背叛。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体现了第一代拉丁美洲人的优良品质:相信科学、敢于想象、勇于实践。他带领同伴找到并创建了马孔多,同时善于学习外来的先进文化。他经历了磁铁迷狂、天文演算、炼金幻梦以及见识世上奇观的种种探索。感受到马孔多的封闭落后,他带领村民开辟一条将马孔多与新兴发明相连的捷径。他不相信上帝,渴望自由,不希望外来人在马孔多发号施令。这些都是马孔多得以兴起、兴盛的重要原因。尽管这些尝试最终都失败了,他变得疯狂,被捆在树上,孤独终老。但这些尝试难道不是有价值的吗?

乌尔苏拉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妻子。她的实干热情、善良、敢作敢为,使她成为这个大家族的主心骨。她似乎无处不在,每天从清晨到深夜,四处忙碌。粗木家具永远一尘不染。她的大房子是一个最友善好客最舒适清凉的寓所。在动荡的岁月里,她斥责并用行动阻止孙子阿尔卡蒂奥的暴行,救出了宽厚仁义的里正和其他受害者。可以说,乌尔苏拉是那个时代优秀劳动人民的代表。

小儿子奥雷里亚诺上校继承了乌尔苏拉的优秀品质,是一个敢爱敢恨、有担当的革命者。他本来是在小作坊中制作小金鱼为生,因为认识到保守派的虚伪,他带领自由派起义,投奔革命军。其一生轰轰烈烈,大起大落。而当他大权独揽时却在孤独中陷入迷途,开始迷失方向,不知道为何而战,如何而战,要战到何时。于是他签署了停战协定,终止了内战,重新回到制作金鱼的小作坊。当意识到自己受到政府的欺骗,他“第一次在孤独中痛苦地确信没有将战争进行到底是个错误”。而此时年迈的他已无能为力。其实,这不仅是奥雷里亚诺上校的悲剧,而是当时整个拉丁美洲革命不彻底的历史悲剧……

《百年孤独》规模宏大,故事性强,饱含哲理,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具有一种独特的瑰丽的艺术美感。小说最后一句“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正是作者主导思想的反映,也是作者对拉丁美洲一百年历史教训的沉痛总结和反思。

新闻推荐

气候变化已影响四分之一世界自然遗产,珊瑚礁和冰川最严重

目前,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头号敌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官网11月13日公布的信息显示,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受气候变化威胁的世界自然遗产由2014年的35个上升到了62个。也就是说,在241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个世纪 一个瞬间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读后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