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还是抄袭?
创意来自英国,组织方称获得了对方支持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2年,英国民间组织“地铁读书活动”便已在伦敦地铁推行“丢书”行动。无论是活动内容还是组织方式,本次“地铁丢书大作战”,均与其非常相似。有网友据此质疑,活动创意抄袭自英国,实际并无新意。
该自媒体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活动开始前一周,考虑到创意来自英国机构“地铁读书活动”,他们联系了该组织的负责人,“表达了我们要做类似活动的意愿,并且对他们的灵感启发表示感谢。我们收到了她的回信,对此事表示支持。”
前天晚间,“地铁读书活动”组织发送给记者的回复邮件中,确认了该自媒体曾与其接触。“看到其他人在传播,分享真实的书,这是对我们的运动的最好回应。”
书籍从何而来?
超1.3万本书,由明星以及多家出版社提供
在记者前天的探访过程中,并未有市民在地铁上成功获取图书。而在网上,也有网友对参与投放的书籍数量,提出了质疑。
对此,该自媒体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在15日当天,团队共向地铁投放了一万本书籍,此外,在16日又追加了近三千本,加上部分明星自行投放的书籍,总数超过一万三千本。
该自媒体创始人张伟表示,因为很多人捡到书后并没有与微信后台进行绑定,具体参与人数“暂不清楚”。
这些书籍从何而来?该自媒体创始人张伟向记者回应称,此次活动中,其“请出版社支持了此次发放的图书一万余册”,这批书籍由多家出版社提供。
2
3
情怀还是营销?
组织方称活动不带商业利益
由于参与活动的书籍,绝大部分由出版机构提供,有网友据此质疑,本次“丢书大作战”,其实质是一场商业营销活动。前天,该自媒体工作人员向记者否认了上述说法。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在这次“丢书大作战”中,投放的书籍由团队成员负责挑选,偏向人生态度、生活哲学、审美和知识性书籍,并非出版社要推广的书目,“除了丢书(书籍)本身,没有任何费用。”
张伟称,在实际操作中,活动“反对一切非法和违禁印刷品的传播,也绝不会同意别人以这次活动的名义来散布不利于人们阅读环境的书籍。”他表示,做这件事,“是帮助大家重新捡回对阅读、学习的热情”,不掺杂其他商业利益。
4
是否影响地铁运营?
地铁方称活动在非高峰时段30分钟内进行
在拥挤的地铁座椅上投放书籍,是否算是“占座”,又会不会影响地铁正常秩序?张伟据此回应称,丢书执行以保障公共秩序为前提,避开了地铁高峰时间段和高峰站点,“比如早高峰时段是全线暂停丢书的。在这次活动开始前,我们的同事用了整整两天时间,分头乘坐地铁,踩点梳理适合丢书的时间段和站点及线路。”
前天,地铁14号线的运营方,京港地铁向记者回
应称,在11月15日6:30至7:00的半小时时
间内,地铁14号线东段始发站善各庄
站,共投放了400本图书,均被放
置在车厢座椅及站台座椅上。乘客看到贴有标签的图书,便可以取走阅读。除此之外,为保障乘客顺畅出行,活动仅在11月15日当天的非客流高峰时段的半个小时内进行图书投放。据《新京报》
新闻推荐
红牛原本是泰国商人许书标于1966年在曼谷创办的一个功能饮料品牌,1985年,马特希茨将产品的配方与商标权买下,并于1986年在奥地利设立了红牛公司。靠着各类体育营销活动,马特希茨将红牛饮料成功地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