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 侯雪静 张晨俊)中央气象台20日发布寒潮黄色预警和暴雪蓝色预警,全国多地将迎来今年的第一场雪。降温幅度大、体感湿冷是这次寒潮的主要特点。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20日至24日,受入冬以来最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自北向南将先后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平均气温将普遍下降6℃至10℃,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黄淮中西部、江淮中西部、江南中西部、华南中北部以及四川东北部、重庆东部、贵州中东部等地气温将下降12℃至14℃,河南南部、安徽西部、湖北中东部、湖南大部、广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6℃以上。
这是今年秋冬以来第三次寒潮,降温幅度南方较北方更大。“原因是前期南方温度较高,而北方温度相对低。”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说,此次寒潮特点是水汽丰沛,因此湿冷带来体感温度更加寒冷。
虽然南方降温幅度大,但今年北方冬天却较以往更冷一些。我国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可能接近或跌破11月份历史最低气温极值。20日至24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黄淮等地将出现初雪。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20日08时至21日08时,内蒙古中部偏南、北京、天津北部、河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其中,北京、河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雪。
小雪节气未到却迎来如此大雪,气候专家说我国今年气候极其异常,主要表现在全国多地降水量较往年偏多,气温起伏大。
根据监测,入秋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151.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33%。全国平均气温15.9℃,较常年同期偏高0.6℃。
10月以来,黑龙江、河北、山西等省(区)40县次最低气温破月极值。河北、甘肃、广东、内蒙古等省(区市)620县次最高气温破月极值。降水量方面,10月以来,全国有206个县市累计降水量达历史同期最多。福建福州、新疆裕民和铁干里克、浙江文成突破历史极值。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周兵说,入秋以来降水偏多,10月份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往年偏多55%,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今年冬季是全球气候变暖大趋势叠加拉尼娜状态。受拉尼娜影响,我国今年冬季气温偏冷的概率约七成,冷空气活动偏多,且北方比南方相比历史同期更冷。”周兵说,拉尼娜只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因素之一,决定因素是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以及东亚冬季风强度,所以这次寒潮带来的暴雪蓝色预警,是在水汽丰沛条件下冷暖空气交汇所致。由于气候变暖及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状态的综合效应,今年冬季还将有更频繁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需要更多地做好防范准备。
新闻推荐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25日电(记者刘懿德王靖)过去5年,内蒙古检察机关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犯罪的高压态势,共立案查办各类职务犯罪案件4603件7721人,挽回经济损失22.4亿元。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获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