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国际时讯 > 正文

从未消失的安娜(下)——重读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来源:黄山晨刊 2016-10-19 00:00   https://www.yybnet.net/

□  李 萍

何为宽恕?

我相信,托翁以大师悲凉的胸怀,不仅饶恕了安娜,也为后世的人们指出一条光明大道。

假如我是安娜,我会怎样做出选择?我是否会被情感裹挟而无视千年传统和风俗,甚至无视规则和信仰?也许,我们谁都有可能是安娜。

卡列宁娶比自己年轻20岁的安娜,并不是凭着一时的血性,他是深思熟虑的,他爱安娜,这是无疑的,安娜不仅能给自己的生命注入活力和激情,安娜有着一颗善良的心,爱丈夫爱儿子。如果不是与沃伦斯基相遇,安娜一直会生活在平静和安宁的上流社会环境中。卡列宁是位基督徒,一位信仰高于一切的基督徒,一位严守律法,墨守成规的基督徒,也是一位不小的官僚,俄罗斯的部长。但在托尔斯泰笔下,他缺少宽恕和爱。安娜出轨后,他心中对安娜的爱,甚至对儿子的爱都没有了。这令我想起以色列先知何西阿的故事,何西阿是以色列的祭司,祭司在那个时代是神的代言人,但上帝却让他娶一位妓女,为的是拯救她。卡列宁心中曾经也有过宽恕的念头和行为,但最终却否定了自己,陷入迷茫之中。

善恶一体?

据说托翁当时写《安娜·卡列尼娜》是从一则新闻开始,托翁本想将安娜写成一位邪恶的女人,进行鞭挞和追讨她的罪。谁知托翁写着写着,心朝着另一个方向而去,充满爱的怜悯和宽恕,甚至渐渐爱上这位自己设计的主人翁,笔调柔软而温馨。翻开《安》的首页,是8个字:申冤在我,我必报应。我想这就是托尔斯泰这部伟大作品的全部意义所在!我们很多人,都把自己当成审判者,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全然不理会当事人的情感和心态,全然不换位思考,甚至认为自己就是上帝!有权对他人的生活窃窃私语,评判别人的生活(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内心缺乏爱和怜悯和宽恕。无论是当时的俄罗斯还是今天的中国,我们身边并不缺安娜这样的人,甚至很多这样的人。人类历史汹涌向前,人性却千年不变。难以改变的不是历史,是人类自身,所有的罪恶都不是单纯的罪恶,天使和魔鬼,上帝和撒旦从来势不两立,却以两面存在于一张面孔上。那么让我们用温暖和慈爱的目光,以怜悯和宽恕的胸怀注视这世界吧。

自然之音

纵观托尔斯泰一生,年轻时风流倜傥的纨绔子弟,一直没有找到生活的方向,婚姻并不幸福,以探索的方式尝试基督教信仰对人生的认识,最后将农庄和田地全部留给自己的农奴,并以离奇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与其说托翁写安娜,不如说是写他自己,字里行间充满矛盾,迷茫、幸福和痛苦的一生,时刻不忘鞭挞自己的灵魂,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令托尔斯泰向往和追求的呢?无疑巨著的另一条主线,另一对人,列文和吉娣,他们的生活才是托翁锁定和赞成的一种生活方式。那种自然的、居家的、普通的陶渊明般田园生活。

19世纪俄罗斯大地上,肉体的安娜被无情的列车(象征工业文明)碾碎了,然安娜的幽灵并未散去。这个世界,安娜无所不在,从来没有消失过,这是我们需要警醒的原因,也是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原因。我们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而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合乎情理和规矩的?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益的,正常的。托翁不是上帝,无法回答人类终极的问题,但他在小说里向我们展示了自己对真、善、美的定义,或许也是托尔斯泰想过的生活吧。

新闻推荐

当心孩子玩游戏染烟瘾

新华社电(记者欧飒)英国研究显示,电视游戏中的抽烟喝酒场景容易导致青少年玩家沾染恶习。设在诺丁汉大学的英国烟草和酒精研究中心的专家调查了32种畅销游戏以及视频分享网站优兔网(YouTube)...

相关新闻:
机场过夜哪家强2016-10-24 00:00
猜你喜欢:
带你去看粉色沙滩2016-10-19 00:00
评论:(从未消失的安娜(下)——重读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