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国际时讯 > 正文

中国科幻作品为什么能走出去

来源:淮河早报 2016-08-29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北京时间8月21日上午,在“雨果奖”颁奖典礼上,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其短篇科幻小说《北京折叠》获得了最佳短中篇小说奖。“雨果奖”是美国科幻界的最高奖项,也是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科幻奖之一。郝景芳是第二位获奖的中国作家,第一位获奖者是创作了《三体》这部科幻巨作的刘慈欣。

2015年,刘慈欣获奖后,国内的科幻爱好者们都十分兴奋,因为之前从没有来自中国的科幻作品获“雨果奖”垂青。刘慈欣的《三体》从憾失提名到重回榜单经历了各种波折,曾让人们为它能不能得奖捏了一把冷汗。彼时,刘慈欣的获奖被认为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

如今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再次折桂“雨果奖”,证明了中国科幻作品获得国际肯定不是一种偶然,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新常态”。《三体》获奖只不过是世界认识中国科幻文学的开始。

以往,中国文学界总有一种论调,认为中国人的行文风格、审美情趣和艺术宗旨都和西方人有本质的不同,很难将双方作品放到一个平台之下进行比较。在这种论调的影响下,跨文化、跨语言的文学交流,被认为是“吃力不讨好”的,仿佛中国作家只要“孤芳自赏”,想办法赢得国内读者认可就足够了。

然而,在信息传播越来越快、地球显得越来越小的全球化时代,跨文化的国际交流渗透进了生活的每个方面。我们吃的食物、用的东西,可能来自另一个大洲,而滋养人们精神世界的文化作品,也可能来自大洋彼岸。我们不能在“中西有别”的幻象里自欺欺人,放弃让中国文学作品走向世界的努力。

刘慈欣和郝景芳的接连获奖,不仅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科幻作品的水准,也向国内文学界证明了一件事:中国文学具备“走出去”的能力,只是缺乏“走出去”的动力。

在《北京折叠》之中,郝景芳将她对社会阶层“物理固化”的想象,对人口爆炸和城市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社会不平等的关注杂糅进了这部充满奇诡幻想的作品里,塑造出了一个“会折叠”的北京城。在这里,“北京”只是一个背景,同样的故事也能发生在伦敦、纽约、东京或者里约热内卢,文章表达的思想适用于全球。

故步自封,孤芳自赏,不是全球化时代应有的姿态。科幻文学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打开了一扇大门,我们也期待有更多文化领域的大门可以打开。

杨鑫宇 据《中国青年报》

新闻推荐

土耳其“道歉热线” 帮你说“对不起”

据新华网报道:有心说“对不起”却难开口?别着急,土耳其开设了“替人道歉”电话热线,专门帮你解决难言之“悔”。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日前报道,26名医生、工程师、公务员等组成志愿者团队,4个月前在土耳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国科幻作品为什么能走出去)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