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自己的事”。这就是强调了独立阅读,不依赖,靠自己的能力去阅读去积蓄。如果我们能带着“解渴的人寻求善食”的渴求去阅读,那么我认为收效一定是可观的。再就是用心读,读是前提,读的过程,也就是“自治”,阅读不能稀里糊涂。读和想要结合进行,(设问)文中讲了什么道理,写了什么样的人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寻根究底这样就能达到理解。对作品多读,熟能生巧,逐步形成思维模式,因独立思维就是独立阅读开始的。对文章反复阅读,深思,一些朦胧的东西就最后成了你的立身之本,最终达到“杯满则溢”。目前,由于网络资讯,这对独立思考是有冲突的。因此,我们要弄清“阅读”的概念:阅读是人们通过语言文字的辩识,感知、理解,从中获取知识信息,进而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存,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语文行为和心智活动。
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当外界的各种信息进入大脑只有同人脑已有的认知结构相适应,才能引起人脑的积极反映。才能把那些深浅适度的知识纳入各人已有认知结构中。而随后新知识的不断充实,原先的智能结构就在发展中作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诱发点;然而扣紧语言因素,结合表达技巧做鞭辟入理的讲析。总之,只要从整体论,认识论的规律上去阅读,收效就明显。
阅读教学中,我认为:把学生引入情境氛围对成功阅读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阅读要创造一个情境必须注意想象力的培养,这既是教学的需要,也是现代人必备素质。高尔基说:“想象和推测可以补充事实链条中不足的没发现的环节。阅读中能拓宽思路,使我们看得广远、深细,使平凡的事物神采飞扬,使普通的形象耐人寻味。比如:我在让学生阅读南北朝时词人虞信的《枯树赋》时就用了引入法:“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望明月,对饮成三人”;“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让学生有意识地阅读,就能入情入理,当年虞信身世经历与殷仲文类似,海内知名,但世异时移人事沧桑,望槐而叹,作赋寓怀。想当年那珍贵的秦松汉树美名天下,是何等的风光。当桂树、梧桐从原产地移植到帝王之乡,皇宫苑囿时,可谓备受专宠:“花开建始之殿,落实雎阳之园”。它所发出的声音如上古乐曲,引来凤凰,鸳鸯等象征吉祥的禽鸟,尽装备极荣华,在他们的意识中,始终不能忘记故乡,风朝月夕,不免悲吟,心灵的折磨,使桂树失去了生机,在赋中作者以松树、文梓、梧桐的迁徙、移植来展示诗人自己展转不定的人生,体现“世异”的感伤。用凤凰在老树上聚集鸳鸯来剿居,用陆机听鹤鸣的典故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悲凉与哀婉。
看后皇佳木如此,恶木又当如何?《庄子》曾两次以恶木为寓言,宣传其无用无为的哲学。据说那些长在路边的树就是因为“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人世间》惠施攻击庄子也是比之以大木:吾有大树人谓之木樗。其大臃肿而不中绝墨,其小对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在虞信笔下,连这种无用的树木也不能保全自己。难逃被铲削劈斫的命运。他们不能为建筑材料,却被剥掉树皮,“平鳞铲甲”。削去旁枝“落角摧牙 ”“木屑飞溅”宛如生命的削落,虽然有了碎景真花的面目,却不复从前的生机。低贱的恶木也有生命,而人类的砍伐又何异于屠杀?被伐过后,只留下一地狼藉,草树散乱,烟霞无色。
树木阴蔽人类,人类历史有树的痕迹。“森梢百顷,槎枿千年”不知有多少故事在人世上,秦始皇封树为“大夫”,后汉冯异有“大树将军”之号,传说中有白木之庙,枯桑之社。地理图标出了杨叶梅根的字样;文学领域更有淮南小山丛桂留人的深情,两晋之交刘琨长松系的豪迈,又岂止是由于战争而著称的细柳营,桃林寨这几个名词呢?但年代既远,他们都掩埋在历史的角落;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冷落凄清,生意萧索。
但世间万般凄苦,莫过于生离死别,人到暮年、死亡的阴影无时不在,而早年的国破身辱,生活流离的经历,更会加剧心灵的折磨,无才弥补而只能沦为玩物的恶木,正是南北朝虞信的自我写照。赋中的悲伤、绝望,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不理智的,是偏执的,但我们设身处地去想一想又是能够理解的,进而同情。欣赏这种无理而有情的境界。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把学生引入了情境氛围,既使是南北朝时的文学,学生也能理解并能掌握这种文思富赡,齐梁文学华丽的特色。领会诗人的乡关之情及悲痛与绝望的心情达到阅读的目的。
最终我认为:阅读是为了博古通今,兼收并蓄的知识积累。
语文即生活,他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持,的确如此,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形式美轮美奂,其内容纵横古今,横猎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阅读这样的文章必然要阅读者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应利用有利时间去广泛阅读。要求自己博览群书,以自身的榜样去让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
(盐亭宗海义校 任宗全)
新闻推荐
日内瓦当地时间3月1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19届会议继续就叙利亚问题举行紧急辩论。会议就卡塔尔、美国和欧盟等58个国家和组织提出的最新一份谴责叙利亚当局镇压平民的决议草案进行了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