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苏州疫情流调发现“婚外恋”?新华社:流调生“流言”不该再犯

2022-02-19 20:41   https://www.yybnet.net/

由于两次独自出现在酒店,苏州一病例的流调引起不少网民的八卦狂欢。苏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2月15日发布的通告显示,2号无症状感染者于8日和11日分别独自前往某酒店。根据流调报告中曾“自驾到幼儿园”等细节,不少网民推断这名感染者可能是已婚人士,且有出轨之嫌。一时间,各种窥私八卦的言论,在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

目前,这名感染者尚未公开发声,但苏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回应称,未听到因偷情传播疫情的说法。酒店方也表示,该病例并未进入酒店房间,只是在酒店接了朋友。

“信息公开是最好的疫苗”早已成为共识。然而,行程轨迹数据的采集与公开过程中频发的隐私泄露问题值得警惕。此前也有一些地方出现传言让流调信息变了味的教训,实在不该一犯再犯。

从多地不同时期公布的流调信息变化可以窥见,各地对保护隐私的标准和尺度也在实践中不断纠偏,“只提轨迹不提人”已然是常规操作,成为平衡公众知情权和病例隐私权的一大进步。此前,上海卫健委所公布的“确诊病例涉及区域和场所的情况”不仅隐去了个人信息,也合并了相同到访地点、淡化了患者的日常行动,为各地树了样板。

从苏州此次所公布的轨迹信息可以看出,虽然当地有关部门也在努力保护感染者的隐私,隐去了性别、年龄等多项信息,然而遗憾的是,当感染者的公司、家庭住址等信息清晰呈现,每日的行程详细公开,仍使得流调不可避免成为了他人围观的“管道”。

因流调信息披露不当而被网民窥探隐私,甚至臆想、人肉、网暴,伤害的是当事人,影响的可能是一大片人:一些感染者或会因为害怕信息公布后自己和家人受到二次伤害,而不敢如实上报,从而为防疫工作埋下隐患。

流调信息的公布,应贯彻“最少够用”的原则,只精确公布时间、地点等必要信息,毕竟对公众而言,了解时间及地点,就足以判定自身轨迹是否重合。感染者为抗疫大局所让渡的信息,要坚决维护、“能隐则隐”,这不仅是面对当事人,更是面向社会、面对抗疫大计、面向更广泛的“我们”。

本文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流调生“流言”之失,不该一犯再犯》

题图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苏州疫情流调发现“婚外恋”?新华社发声了》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街谈巷议】公款攀比刷票是形式主义的新“毒瘤”

当前,不少地方通过网络投票方式对基层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记者在西部某地调研发现,各式各样的投票让广大基层干部苦不堪言的...

相关推荐:
冬奥会背后的教育2022-02-18 10:03
猜你喜欢:
评论:(苏州疫情流调发现“婚外恋”?新华社:流调生“流言”不该再犯)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