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书法独步于世的蔡襄(一)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22-01-17 03:18   https://www.yybnet.net/

《蔡襄自书诗》卷。北宋蔡襄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蔡襄像

□祝勇

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秋,蔡襄把十二年前“李宸妃墓铭”的陈年旧账翻出来,上疏弹劾宰相晏殊。李宸妃是宋真宗的妃子、宋仁宗的亲妈,但宋仁宗直到青春期当上皇帝,都不知道自己的亲妈是李宸妃,而是一直把宋真宗的第三位皇后——刘皇后当作自己的亲妈。宋代宫廷史中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早就被写成了小说,收进了清代光绪年间北京文雅斋书坊木版刻本《三侠五义》一书中。

真实历史中的“狸猫换太子”

读中学时,笔者总是放下枯涩冷血的教科书,去父亲的书柜里搜寻那些有温度的书。在我眼里,关于历史的书,就应该是有温度的书,不管它们是正史,还是小说。翻开《三侠五义》,第一回就是:

设阴谋临产换太子

奋侠义替死救皇娘

这一下子就把笔者带进了这段历史,躲都躲不开。后来有人把它改编成京剧,名为《狸猫换太子》,把这段历史又演绎了一遍。

现在,时隔三十多年,笔者再度翻开那本清代石玉昆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辽宁人民出版社重印的《三侠五义》,微黄的纸页,把笔者带回了恍惚的少年时光,也带进了宋仁宗的少年时光。小说中写,刘妃与李妃同时怀孕,宋真宗于是允诺,谁先生下皇子,谁就被立为正宫。由此,二妃之间展开了一场“生产竞赛”,看谁先生下皇子,并能被立为太子。刘妃心狠手毒,设计陷害李妃,这场竞赛也演变成了一场不公平竞争。李妃产子在先,刘妃就派人把她的儿子偷偷抱走,换上一只被剥了皮的狸猫。宋真宗闻之变色,认为李妃生下妖孽,把李妃打入冷宫。而刘妃生下皇子后,则被立为正宫。没想到刘妃生的皇子活到六岁就夭折了,李妃生的皇子则被八千岁救下,抚养成人,后来在包拯的帮助下,与双目失明的生母李妃相认,并最终继承了大统,就是宋仁宗。

历史的真实与小说相去不远,只是那只狸猫并不存在,刘妃(那时已被册立为皇后)派人偷走了李妃生的皇子却是千真万确。刘皇后侵吞了别人的劳动成果,冒充皇子的亲娘,把孩子养大,自己则当上了皇后,后来又当上了太后,而真正的生母李妃,则在宫中度过了凄清的一生,在四十六岁上,含悲去世了。

宋仁宗曾对刘太后无限崇拜,无限热爱,无限依赖,但她却是谋害自己生母的罪魁祸首。刘太后死时,他还哭了好几天,没想到哭错了妈,这着实让宋仁宗的“三观”经历了不小的震荡。这世界上的善与恶、是与非,往往不像它表现的那样泾渭分明,一眼可辨。这让他走向怀疑论,对自己、对身边人、对世界都充满怀疑,变得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多疑善变,没准主意。曾巩说他:“宽仁慈恕,虚心纳谏,慎注措,谨规矩”;蔡襄更直接说:“宽仁而不能决断”。

宋仁宗是宋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长达四十二年的在位时间,让这种游移不定的性格有了充分的施展机会,也使王朝政治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效果。仅他一生所用年号,就更换了许多次,有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祐等,应该是宋代年号最多的皇帝。朝廷的大小官员们被这些变幻不定的年号裹挟着,经历着颠簸不定的命运。

入知谏院上疏弹劾老师

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秋,蔡襄把十二年前“李宸妃墓铭”的陈年旧账翻出来,上疏弹劾宰相晏殊。

说起来蔡襄还是晏殊的门生,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蔡襄参加“高考”,主考官就是“知礼部贡举”的晏殊。那一届考生中,包括蔡襄、欧阳修、张先在内的二百四十九人并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只差一人就二百五了。这二百四十九人中,晏殊最看好的就是蔡襄和欧阳修。

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吕夷简被罢相。拜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的晏殊升任宰相,很快提拔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宰相),蔡襄、欧阳修入知谏院担任谏官,同任谏官的,还有王素、余靖二人,史称“庆历四谏”。

欧阳修、王素、余靖入知谏院,蔡襄兴奋之余,写诗曰:

御笔新除三谏官,喧然朝野竞相欢。当年流落丹心在,自古忠良得路难。必有谟猷裨帝右,直须风采动朝端。世间万事俱尘土,留取功名久远看。宋代开国之初,立志打造一个文治国家。重用文官,节制武将,这是建朝伊始就做出的制度设计,但是宰相专权咋办?宋仁宗的对策是,提高谏官的地位,对宰相进行制衡,知谏院、御史台,并称“台谏”。在宋代历史中,谏官扮演着重要角色,司马光说:“至于台谏之官,天子耳目,所以规朝政之阙失,纠大臣之专恣。”宋代注重文治的重要特点,就在于文人有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而宋仁宗游移不定、缺乏决断力的个性,更加成就了谏官们的伶牙俐齿,给了他们一展身手的机会。像包拯、司马光、欧阳修、范仲淹等都做过谏官。宋仁宗时代,被称为谏官的黄金时代。

仁宗朝文化大家灿若繁星

这个时代,文化大师辈出,正有赖于这样的自由氛围。他们的个人生涯固然起起落落、坎坎坷坷,几乎没有一个顺顺当当的,却形成前所未有的文化群体,彼此咬合交错,编织成一个庞大的文化网络,差不多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无比强大的朋友圈。

在这一时期脱颖而出的文学家有张先、柳永、范仲淹、晏殊、司马光、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黄庭坚、晏几道等,“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六位,全部在仁宗朝闪亮登场;画家有燕文贵、许道宁、赵昌、文同、郭熙、苏轼、米芾、王诜等;思想家有张载、邵雍、周敦颐、程颐、程颢等;书法家就不说了,他们全都是。

他们几乎人人是官员,个个是领导,甚至不乏中央领导,但不查《宋史》,有谁记得住那些复杂的官名呢?时间隐匿了他们的身份,只剩下文化的光环,亘古常新。时至今日,我们记住的,是他们的绘画书法、诗词文章。像“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晏殊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是苏东坡的。从个人到国家到宇宙天地,都没逃出他们表述的文字。那段时光,是千古文人最傲然的时期。他们思想与才华的集中迸放,构成了令我们后人引以为傲的传统。

宋仁宗执政的那四十二年,是文化浓度极高的四十二年,似乎空气中都弥散着诗的味道。那才是真正的“人类群星闪耀时”,那时的“人类群星”基本上集中在中国的北宋,而且大部分挤在汴京、洛阳这两座城里。苏东坡说:“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揽天下豪杰,不可胜数”。直至今日,还有许多人想到11世纪的这两座大城市旅旅游。

笔者很羡慕宋仁宗,因为他的世界里有着这么多的大师;笔者也很可怜宋仁宗,因为九百多年后,当年他手下的这班人马都比他的名气大,几乎任何一个人的光芒都可以轻而易举地遮住帝王的光芒。

回到历史的情境中,他们每一个人还是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干活,去扮演好自己的历史角色。这些文人墨客,在本职岗位上都干得有模有样。现在分析起来,身为宰相的晏殊把蔡襄、欧阳修安排到知谏院的岗位上,不排除安插亲信的可能性。有亲友团主持知谏院,自己工作起来就不会束手束脚,但谏官的工作性质,就是对行政工作进行监督,提意见,舍得一身剐,把不称职的官员(哪怕是宰相)拉下马。所以蔡襄、欧阳修和他们的老师晏殊之间的矛盾,是不同职务间的矛盾,他们脑袋被屁股决定着,他们的矛盾是结构性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对此,明代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台谏在事,遇大奸居位,即奋笔而弹,不避亲嫌。”假若谏官见了亲人、老师就心慈手软,怎么去做一个合格的谏官呢?换作亚里士多德对他的老师柏拉图说过的话,即:“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关于谏官的职责,欧阳修曾在给范仲淹的信中说:“坐乎朝廷之上与天子相可否者,宰相也”“立于殿阶之下与天子相可否者,谏官也”。他还把谏官和宰相相提并论:“不得为宰相,必为谏官。谏官虽卑,与宰相等。”但谏官是一个得罪人的岗位,也是一项高风险职业,因此蔡襄对皇帝说“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劝说皇帝要有勇气听谏,有决心用谏,千万别拿窝头不当干粮。

《故宫的书法风流》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新闻推荐

好的感情,从来不是一个人苦心经营

人常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意思是说,男女之间喜结连理十分不易,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分。可到了现实中,婚姻带给...

相关推荐:
童年的年味2022-01-17 02:08
猜你喜欢:
评论:(书法独步于世的蔡襄(一))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