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媒体:近9成提名书被打回修改 这次高校成果奖评审发生了什么

来源:科技日报 2021-04-22 16:08   https://www.yybnet.net/

“科技日报”微信公号4月22日消息,近日,2020年度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以下简称成果奖)评选结果陆续披露。本次共授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青年科学奖授奖项目与人选297项(人)。

结果,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是奖项评审过程中的那些变化。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以下简称科技司)雷朝滋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奖励评审的导向清晰,就是破“唯论文”,破“SCI至上”,突出对科技创新工作质量和贡献的要求。“我们要让广大高校科技工作者看到我们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决心,引导科研回归初心。”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 图

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 图

近九成提名书被打回修改

本次成果奖评审过程的一大特点,就是“重质量、轻数量”。为了避免落入看数字的窠臼,科技司这次修订了提名书。

自然科学奖和青年科学奖“代表性论文”“代表性引文”数量从填写8篇减到了5篇,且不再要求在“代表性论文目录”一栏填写“影响因子”,将“SCI他引次数”改为填写“他引总次数”。而且,自然科学奖的代表性引文目录不再作为提名书正文内容。“我们这么做,就是让你即使想填论文数,也没地方填。”雷朝滋说。

第二步,则是对提名书进行形式审查。两位审查人员交叉审核、组长总体把关,将涉及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作为审查重点。雷朝滋向科技日报记者透露,其实,收到提名书后,他们也看到了问题的“顽固性”——仍有近九成的提名项目在展示成果的SCI论文和影响因子。有的还披上各种“马甲”,用“国际有影响力文章”等说法来替代。

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这些提名书过关,还是退回修改?一开始,大家也很为难,担心这么多提名书返工,会不会让大家不满,甚至引发舆情。雷朝滋说,但正因为这是奖励评审改革的第一年,执行就更要坚决。“要么你就修改,要么就退出评审。”科技司和成果完成人进行了大量沟通和政策解释,最终也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从通过形式审查的提名书来看,成果完成人对成果的展示,回归到了强调成果的创新质量、服务贡献。

“如果一篇文章是一公斤黄金的含金量,为了追求数量,科研团队就把它拆成100篇,每篇10克含金量,加起来,也还能有一公斤。但现在,我只允许你报5篇代表作,如果你还是按原来的方法拆分凑数,你成果的含金量就不够了,你就会吃亏。” 雷朝滋说,如此一来,大家自然要追求质量。如果继续坚决推行改革,持续几年,肯定会看到效果。

高校科研工作要调整价值追求

党的十九大以来,教育部一直强调高校科技工作要转段升级。雷朝滋坦言,如果只看数字,我们的论文、SCI论文和专利数量都成绩喜人。但在强调科技自立自强的今天,一定要调整科研的价值追求,扎扎实实提升质量。“概括来说,就是基础研究要真有发现,应用研究要真解决问题,成果转化要真有效果。”

对高校来说,也要转换参照系。不必总盯着国内的兄弟院校比排行榜上的名次。要比,就比谁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大,谁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大。要有重大原创性成果,要解决实际问题。

看质量、不数数的评审方式,也对评审专家提出了更高要求。

“他们得真有水平,要认真去看。”雷朝滋介绍,在奖励工作中,高校成果奖各阶段评审专家均来源于教育部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专家库。2020年,重点针对专家人数较少的学科增补专家,共增补专家1.3万余人,目前专家库有效专家5万余人,较2019年增加26.7%。

雷朝滋表示,客观来说,专家库的专家基数越大,评审可供选择的专家数量就越多;专家中小同行专家越充足,对成果评价也就能越客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专家库目前有一定数量的高校系统外的专家,这些专家很多都参与了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2020年特等奖的现场考察,还邀请了企业专家参加。“请专家从企业角度判断成果的转化运用情况,看成果有没有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此次,通讯评审通过评审系统线上评审,评审过程针对完成人和工作人员屏蔽送审专家信息,由系统根据设置规则自动回避利益相关专家。“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这个项目究竟分给了谁。”雷朝滋说。

评审专家也普遍反映,现在评奖风气更加清正了。

“我们以高校科技奖励为抓手,把国家好的政策落实下去,让科研人员切实感受到评价导向的转变。我们强调科技成果的质量和贡献,强调评奖的风清气正,不需要“捞专家”“打招呼”。”雷朝滋强调,奖励工作的改革,就是要进一步破除“SCI至上”倾向,鼓励高校教师静心笃志,潜心研究,力戒浮躁。

(原题为《近九成提名书被打回修改,这次高校成果奖评审发生了什么?》)(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旅游客车做到“耳聪目明”违法违规者就会无处遁形

李鹏冲近日,货拉拉CEO发文对长沙坠车事件进行反思,称未来两年在安全方面的投入将超过6亿元。而此前,货拉拉上线行程录音、行...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媒体:近9成提名书被打回修改 这次高校成果奖评审发生了什么)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