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网络祭祀不能“乌烟瘴气”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21-04-06 02:19   https://www.yybnet.net/

据4月3日新华视点报道,近年来,网络祭祀成为清明节新气象。然而,由于缺乏必要规范和监管,一些乱象随之而起:有人恶搞给活人建网墓,甚至借名人、烈士“吸金”等。

网络祭祀兴起并发展本是好事,但若胡来,显然偏离了其初衷及本意。活人遭恶搞被建网墓,普通人、虚构的电视剧角色被随意挂上“烈士”身份……这些现象凸显网络祭祀平台相关机制的不健全。比如,有的网络祭祀平台在网墓的注册过程中几乎没有审核,相关信息随意填写;一些祭祀平台为了鼓励用户充值,设置“香火”排行榜,祭拜品越多,纪念馆排名越高。

网络祭扫推动了绿色、文明的祭祀方式,也代表了未来的一种趋势,但必须确保其在规范、法治的轨道上发展。任其处于失管状态,甚至乱象丛生,不仅会冲击清明节肃穆的氛围,也难以满足人们的祭祀需求,还可能滋生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现象。

相关网站和平台出现的种种乱象,很大程度上源于法规缺位。无论是现行殡葬管理条例,还是2018年9月民政部公布的关于此条例的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均没有涉及网络祭祀的内容。其他有关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也鲜有对网络祭祀进行专门规范,这一空白亟待填补。

同时,网络祭祀平台不能只顾赚钱而忽视管理责任,要加强审核,规避活人被死亡、被祭祀等现象;要及时处理投诉信息,避免给无辜者造成权益侵害;要正风气,坚决遏制相关封建迷信活动。

对于随意在网络祭祀平台侮辱他人、造谣生事、非法牟利等情况,相关部门应视不同情况,依法予以打击和惩处。

时代在变化,当云祭扫、网墓、逝者网上纪念馆等成为清明节新的风尚时,我们既要转变观念,践行环保、低碳的绿色殡葬理念,也要厘清网上祭祀的法律和道德边界。以更清明的氛围和姿态去追思缅怀逝者,才是推行网络祭祀的价值所在。

新闻推荐

台铁出轨事故50名罹难者中48人确定身份

台铁“太鲁阁号”408次列车出轨造成重大伤亡,4月4日下午3时,花莲地检署最新确认死亡人数为50人,其中48人已确定身份,另有2具...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网络祭祀不能“乌烟瘴气”)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