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铁西再出发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21-04-03 01:57   https://www.yybnet.net/

3月31日,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个车间内,工人正在吊运法兰环。经过近两年的改革,曾为新中国重型工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北方重工,通过实施“混改”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3月31日,铁西区的老职工张景振向记者展示自己收藏的厂徽、胸章等物件。他说:“这些老物件是铁西工业史的缩影。”

3月31日,车辆行驶在前往铁西的高架桥上。近年来,铁西区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3月31日,北方重工汽车零部件生产车间内,工人通过智能数控设备加工零件。

3月30日,在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同学们在机床前实习操作。

3月31日,沈阳鼓风机集团的一个车间内,工人们利用休息时间锻炼。

3月31日中午,沈阳鼓风机集团的食堂内,工人们在选购菜品。集团食堂实行“混改”后,职工的一日三餐有了更多选择。

4月1日,中国工业博物馆内,游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老厂房。这座由原沈阳铸造厂改建的博物馆,不仅见证了铁西工业的发展,也承载着人们对于铁西工业的记忆。

4月1日,红梅文创园内,几名退休职工在练习广场舞。2019年底,有着80年历史的原沈阳红梅集团通过改造变身文创园,成为铁西区著名的网红打卡地。

4月1日,铁西区卫工北街的一处马路旁,各种花卉竞相绽放,春意盎然。

4月1日,红梅文创园内,一家美容公司的职员们正在由绿皮车厢改造的餐厅内聚餐。

从创造数百个全国第一到走向衰退,从寻求突破到涅槃重生,从艰难转型到奋力振兴,一路走来,铁西区的转型映射出中国工业发展的百转千回,还有无数工厂、工人的命运起伏……

初春的沈阳,桃花压满枝。车轮带着花瓣,从老铁西区一路向西,鳞次栉比的高楼和繁华热闹的商圈,不断从车窗外闪过。前方,开进铁西新区,笔直的街道、浓密的绿荫、崭新的厂房,一个连一个,沿着马路奔涌而来。

老铁西的记忆

半个世纪以前,这里烟囱林立、机器轰鸣,沈阳市超过80%的国有工业企业聚集于此。中国的第一枚国徽、第一辆拖拉机、第一台内燃机……铁西区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史上数百个第一,被称为“共和国工业长子”“中国重工业的摇篮”。

曾经的辉煌,被部分浓缩保留在“老铁西人”张景振家中。66岁的张景振是沈阳化工厂退休职工。他收藏了1500多枚厂徽、奖章、胸牌、纪念章等,还有大量的厂史、厂志和文史资料。

张景振家客厅挂了一张巨幅沈阳市老地图,经常能把他的思绪拉回那个年代。“那时,沈阳街头最流行穿工装,当工人倍有面子,光荣。”最让张景振难忘的是铁西工人下班时的盛况。钟声一响,30余万身穿蓝色工装的工人潮水般涌出。挂在车把上的铝饭盒,随着车子的颠簸叮当作响。

在中国工业博物馆内,讲解员王鹤霏娓娓道来:“随着市场经济席卷而来,习惯了按计划和指令生产经营的国有企业开始受到冲击。上世纪90年代,全国出现了国企员工下岗潮。当时,铁西区30多万产业工人中,有13万人下岗。”她的父母是东北制药厂的双职工,也在其中。

转型中的阵痛

“一个国家怎么能没有工业呢?”王鹤霏的父母总说,工人有技术、有力气,艰难日子会有尽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许多老铁西人也没动摇过对企业发展的信心。

2002年,沈阳低压开关厂的拆迁,拉开了铁西工厂“东搬西建”的序幕。“东搬西建”就是把部分老企业从铁西区搬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市区与郊区形成的地价差获得资金,帮助老企业安置职工、转换机制、改造技术。一年之后,中央正式提出振兴东北计划,“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要致力于解决机制性矛盾、结构性矛盾”。

如今在红梅文创园经营一家西餐厅的闫琛是“工二代”,父亲曾在沈阳中捷友谊厂工作,母亲曾是沈阳第二绒织厂职工。2004年出国留学,2006年他回一次国,想给父母一个惊喜,结果发现父亲住的职工宿舍搬迁,没找到家。那时,正赶上铁西城区大改造。

“东搬西建”的头三年,铁西区拆迁旧城区、棚户区共400余片,总建筑面积415万平方米。

新铁西的考验

“城区面貌可以换,工业文化记忆不能丢。”闫琛说,他经营餐厅所在的红梅文创园就是在沈阳红梅味精厂老厂房“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开设的。运输线站台、原料库、研究所、发酵厂房、包装厂房……一处处焕若新生,变成了音乐演出舞台、艺术展览中心、文创空间和酒吧餐厅。他希望铁西区的工业文化、老铁西人的工匠精神,能够以另一种方式传承下去。

现如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如何从“制”造迈向“智”造,考验着新铁西人。

在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汽车转向系统分公司,高大的厂房内,看不到几个工人。操作工王兴在五台数控加工中心前走来走去,加工零件转向柱。以前他一人操作一台,如今两人换班操作五台,工作效率翻倍,身上的工装却一尘不染。

头戴面罩、身穿工装,左手焊条、右手焊枪,在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装车间,电焊工张腾蛟正在焊接压缩机进油管路。1998年,从技校毕业后来到这里,他历经了企业的改革阵痛。目前,沈鼓集团启用了数字化车间管理系统,工单总量、工时总量、生产进度、关键件完成率等数据一目了然,生产和运营正在向智能化、信息化迈进。

如今,铁西的改革仍在继续,新一代铁西人也在砥砺前行中。

新闻推荐

健康提醒 吃这些药不能用热水送服

相信大多数人去医院看病开药都会询问医生药品应该怎么吃、什么时间吃,但很少有人知道服药的水温也是有讲究的,服药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要闻直通】2021-04-02 08:32
评论:(铁西再出发)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