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虚假医疗又遭曝光,平台该醒了!

来源:大江晚报 2021-03-19 00:49   https://www.yybnet.net/

最近,相关搜索引擎忽略自身监管责任,容许虚假医药广告登上搜索平台,UC浏览器和360搜索被央视点名。

其实,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早就广为诟病。2016年,青年魏则西之死正是竞价排名弊病长期积累后的一次爆发。然而,时隔五年后,在UC浏览器和360搜索,重大疾病竞价广告仍大行其道,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健康和财产安全的担忧。

为了规范市场,近年来监管层面的治理力度明显加强。然而,随着监管趋严,相关利益团伙的“围猎”手法也在升级。比如,将广告植入到治病经历的分享网帖中,患者在平台上搜索疾病关键词,呈现的是虚构的卖药贴;对于宣传治疗效果的食品广告,广告代理公司绕过平台对资质和内容方面的审核,患者搜索到的是不具备真实疗效的保健食品;代理公司以正规医院简称作为关键词,山寨医院借正规医院之名做广告投放,并在搜索结果靠前的位置推广展示,致使患者搜出来的可能是“李鬼”。

医疗领域有很强的专业壁垒,鉴于信息的不对称,一些急于看病求医的患者,在搜索结果的误导之下,一旦被导流到冒牌医生或者不正规医院,将蒙受财产和健康的双重损失。如此局面,平台显然难辞其咎。

新修订的《广告法》明确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

寻医问药不同于普通的消费,它直接关切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某种程度上,搜索引擎相当于为公众指路的路标。尤其在医疗类广告投放有明确法律限制的前提下,互联网平台更应该主动承担把关责任,一方面,加强清理按关键词搜索搜出的违规内容;另一方面,强化对医疗广告代理公司的资质审核把关,切断灰色产业链。

目前,涉事平台已经表示道歉整改。这是基本的补救动作,但还远远不够。鉴于类似乱象的反复出现,在加强审核把关之外,平台应该对商业模式有更彻底的反思,如果实在管不住、管不好,那么对医疗商业推广业务就得“当断则断”。总之,绝不能为冒牌医生和不正规的医院站台。

熊志 据人民网

新闻推荐

7万硕士送外卖?警惕背后的读书无用论

前段时间,一段硕士求职不成、转行做外卖员的短视频在各大平台热传。视频中“中国有700万外卖小哥,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

相关推荐:
等一场风 李志红2021-03-18 09:05
猜你喜欢:
评论:(虚假医疗又遭曝光,平台该醒了!)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