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银行推“彩礼贷” 变相助长陋俗

来源:大江晚报 2021-03-19 00:56   https://www.yybnet.net/

3月16日,一张关于九江银行“彩礼贷”的宣传图在网络上传开。图中内容称,贷款额度最高达30万元,最长可贷1年,年利率低至4.9%,贷款可以用来新婚旅行、购车、购买首饰、家电等。申请条件为22周岁以上,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12个月,及情侣一方需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员工。

借用网络热梗,这款“彩礼贷”产品,可谓是“伤害性很大,侮辱性极强”。

彩礼陋习,让很多家庭苦不堪言,一些人不得不借钱筹集彩礼钱。涉事银行如果真的推出这款产品,可谓精准抓住了“用户痛点”。但是,天价彩礼一直以来都饱受诟病,一家银行高调推出“彩礼贷”,岂不是迎合甚至助长了天价彩礼的陋俗?

“彩礼贷”之所以触犯众怒,或许不在产品的金融合规性上,问题是整个广告传递出腐朽、落后的价值观,让人无法接受。高额彩礼、婚嫁攀比,天下苦之久矣,更是很多农村家庭不可承受之重。有些家庭为了娶上媳妇,不惜通过民间借款或银行贷款来支付婚姻成本。

青年男女建立新家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消费,不影响家庭长远发展,无可厚非。可一旦过度透支、攀比奢侈,背上沉重负担的不仅是小两口,更是原生家庭的贫困累积。一不留神,很可能良缘变孽缘。

早在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公布“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广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做法,加大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治理。

天价彩礼,这块婚姻道路上的绊脚石,早该砸碎了。居然还有“银行广告”明目张胆为其站台,变相宣传攀比从众的婚嫁风,也难怪其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白晶晶 据《新京报》

新闻推荐

别误读了“父母持证上岗”■张冬梅

“中国的父母亲重视教育,却也最容易在教育上犯错。”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银行推“彩礼贷” 变相助长陋俗)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