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佛山23岁新入职女员工酒店内死亡”一案引发关注,媒体报道“女孩被下药”“作案手法国内少见”后,警方尸检鉴定书中“七氟烷中毒”的细节引起了科普博主们的讨论。对于七氟烷能否“一捂就晕”,粉丝超过200万的@妇产科的陈大夫认为可行,但@江宁婆婆、@科学未来人和众多麻醉科医生均持否定态度。没想到,为了保住自己的专业形象,@妇产科的陈大夫竟用七氟烷做实验,将自己捂晕,目前相关视频已删除,其微博已关闭。(今日《新安晚报》A11版)
这事之所以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坊间存在不少迷药传言,但究竟是否有“一捂就晕”的迷药,受害者被迷后自愿取款交给施药者等说法是否可信,民众对此感到既好奇又疑惑。医生的专业素养值得信赖,当这位医生围绕该话题与他人展开观点交锋时,引来大量围观实属正常。
单从此次实验来讲,对特殊药品管理不无启示:涉事医生醒来后,误认为该麻醉药为管制药品,其行为可能涉嫌违法,因而报警自首,之后却被告知此药不在管制范围。其中的管理模糊地带,显然需要厘清。七氟烷不属管制药品,但它的危害又这么明显,此次事件,势必会推高对类似药品强化管制的社会呼声。
科学的精髓在实践,亲力亲为、在实验中得到结论,要比坐而论道强。从这个角度来看,陈医生甘愿自当小白鼠,敬业精神令人敬佩。不管陈医生迷晕自己花了多长时间,也不管争论谁占上风,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药的确可以把人迷倒,经此一事,民众对七氟烷等麻醉药品危害的警惕性将大幅提升。但医生迷晕自己,负面影响也不容低估。
做医学实验,需秉持科学精神、遵循科学原则、坚守伦理底线。跳过了科学秩序,直接用身体做实验,这几方面都被突破,行为草率鲁莽。个人的生命与健康和他人的一样,都需要倍加珍惜,不能任性而为,否则,至少对亲人缺乏尊重。因此,对于这一做法,在态度上不能模棱两可,若不坚决叫停,除了本身很危险外,一旦招来不太专业的效仿者,后果更不堪设想。
还要看到,“能够迷倒人”可以警示普通民众,但“如何迷倒人”的细节普及,或会被居心不良者利用。在“饮料里下药”等案件时有耳闻的当下,此类科普有可能起到普及侵害手段的作用。医学科普既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具体到迷药科普方面,让民众明白事理即可,大可不必在细节上证明如何迷倒,这就好比不能用枪支使用技巧来宣扬枪支危害一样,这个分寸要把握好。
当前,越来越多的医生开通了自媒体账号,在普及医学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医学科普不能感情用事,此次带有赌气性质的科普交锋,对于立志于通过自媒体展现科普才华的医生是一次警示:医学科普的结果固然重要,但科普的方式同样重要,假如为了得出一个结果而什么招都敢使,即使结果正确,过程仍会形成误导,最终得不偿失。□罗志华
新闻推荐
2月17日,正值春节假期返岗、返程高峰,为更进一步落实好节日期间的交通安全保卫工作,北湖交警大队加强辖区道路交通管控,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