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疫情之下的第二个春节,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春运大军不再,自然回乡见闻也失去以往的热闹。
“思乡情切”“近乡情怯”似乎是一对矛盾,而这对矛盾总能在“返乡文”中体现出来。
故乡的变化、城乡的差距,农村人展现的不同“脸谱”,仍是中国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时代印记。
下文节选自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吕德文所著的《基层中国》一书。
【文/吕德文】
(一)
每年临近春节,在外漂泊的亿万年轻人都会踏上归乡的旅程。对他们中的很多人而言,“回家”既让人感到温暖令人向往,同时也会感到一种压力,有些怵。尤其对那些在外面活得并不轻松的人来说,“回家”同样会让人感到不轻松。相对于父老乡亲很高的期待,“没脸回家”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共同感受。这种集体心态是需要受到关注的。
通过现有报道和调查数据来看,笔者认为,农村大学毕业生群体有成为社会“夹心层”的趋势。据中国社科院2013年年底发布的社会蓝皮书分析,农村家庭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最为困难,失业率达 30.5%。
农村大学毕业生“夹心层”特征主要表现为,他们在就业上面临“高不成、 低不就”的窘境,在生活中同时面临在城市立足难和家庭期望压力下难以返乡的“两难”。他们在社会阶层结构中处于尴尬地位:有强烈的摆脱社会下层的动力,但又难有向上流动的机会。
这种“夹心层”的尴尬来自多方面因素。首先,这是城乡教育不均衡的结果。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步伐加大,更多的农家子弟有了上大学的机会,近年来的高考录取率都在70%以上,很多省份已超过80%。但是,大量数据显示,重点大学农村生源逐渐萎缩,农村大学生主要集中在二本、 三本和专科院校,农村大学生的起跑线一开始就比较低。而结果是,农村大学生相对而言更难进入待遇较好、 工作稳定的企事业单位,这又进一步加大了其向上流动的难度。
疫情之下的就业季 图自新华社
其次,农村大学生因缺乏社会资本更易遭遇跌入社会下层的风险。绝大多数农村大学毕业生来自普通农民家庭,他们在城市并不掌握资本、 信息、 人际关系等社会资源,他们自毕业始就面临自食其力、 还助学贷款、 资助家庭的现实压力,还面临在城市成家立业的长远压力。为了能毕业后迅速找到“饭碗”,一些人选择收入不高、 前景有限的职业,也固化了其“夹心层”地位。再次,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教育几乎成为农村家庭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一些家庭几乎倾其所有,供一个孩子上大学,这使得绝大多数农村大学生无论是从亲人期待压力还是制度角度,都不具备返乡“退路”。从宏观制度上看,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直到2010年,绝大部分农村大学生需要放弃农村户籍,无法享受农村集体经济利益分配,但就业却早已市场化。从微观社会实践看,普通农家走出的大学毕业生是家庭的荣耀,背负着父辈的期待,因无法在城市体面生活而返乡,是对家庭的巨大打击。这导致绝大多数农村大学毕业生宁愿在城市做“蚁族”也不愿回乡。
防止农村大学生成为社会“夹心层”已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但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其核心是要实现公共服务,尤其是教育资源的均等化,使农村的工作生活水平不亚于大城市。哪一天农村大学生及其父辈不再把在城市体面生活当作梦想,使他们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没脸回家”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二)
2015年10月, 流传于网上的“中国农村大学生失业率高达30%”的说法触动了国人的心弦,并引发了人们对教育不公、阶层固化的担忧。实际上,暂不论数据的真实和严肃性,单从农村实地调查情况看,农村大学生“失业率”的问题具有多面性,值得反思,也值得探索。
不可否认,就业背后有家庭出身的影响。在一个家庭本位仍然很强势的社会,父代对子代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相较于城市家庭,农村家庭为毕业大学生提供的资源有限。一般农村家庭将大学生“供”出来已属不易,相当数量的贫困家庭还需依靠助学贷款才能帮助孩子完成大学学业,更谈不上为其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和社会资源。
而城市就业还存在隐性歧视的现象。一方面,各城市都在推行产业升级,造成高端产业吸纳大学生数量有限、 低端产业工资不高的状况。绝大多数农村大学生毕业于普通高校,难以进入高端行业,留在城市的多数也只是在收入不高的低端产业工作。另一方面,快速城镇化拉高了城市生活成本。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城里还处于“蚁族”生存状况,对于那些家庭经济不宽裕的农村大学生来说,更为艰难。
当然, 这是从城市角度观察的。如果从农村视角解读, 从“高失业率”中能看出农村的吸纳能力在逐步增强。农村大学生如果返乡就业,很多时候并未纳入高校的就业统计。根据田野调查的结果看,大部分“失业”农村大学生并非真的没有工作,而是在农村找到了多种多样的就业渠道。
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吸引了一部分有热情的农村大学生投入其中,返乡创业的比例在增加,部分家庭条件好的农村大学生,或子承父业或自主创业,在家乡从事涉农产业经营,把“互联网 +”带入乡村。同时,随着中西部农村产业转移,农村经济日益繁荣,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农村大学生回乡就业。笔者在福建武平调研时就发现,一个有1000多人口的村庄,最近两三年累计有10名大学生返乡,其中还包括一名研究生。这是农村吸纳能力增强的一个缩影。要清醒地认识到,过分强调“失业”,甚至不再认同“知识改变命运”,是对农村大学生这个群体的误读和偏见。
客观上,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持续多年,短期内难以改变。农村大学生在大城市失业率较高的现象,某种程度上也是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延续。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在于,持续十多年的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得农村生活、 创业条件都大为改观,也增强了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农村大学生在城市或许缺乏竞争力,但在农村却有绝对竞争优势,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天地。
诚然,一个有活力的社会,不应该“城市的归城市,农村的归农村”,而应该实现良性互动、 双向流动,让农村大学生能在大城市建功立业,也让城市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寻找梦想。因此,对于“30%”数据带来的震动,国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打破藩篱、促进公平,让城市进得来,农村回得去,为每个大学生——无论来自城市还是农村——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
(三)
近年来,“小镇青年”与“豆瓣青年”正成为两个颇具乡镇意义的文化群体符号。在一些网民眼中,“小镇青年”出自底层,具有民族主义意识,主要人群是“× 丝”“小粉红”;而“豆瓣青年”则是自恋、 脱离现实的“小资”。
大致来说,无论是“小镇青年”还是“豆瓣青年”,都是互联网一代。他们大多是1980年后出生的,较早使用互联网,并在社交网络里接受过不同文化和价值洗礼。他们是网络社交的受益者,在网络上接受到更为多元开放的文化教育,一部分青年还成长为网络意见领袖。在这个意义上,“小镇青年”“豆瓣青年”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的所谓“启蒙一代”,互联网青年秉持的文化资源更多,关心的议题更广泛,思想也更多元。客观上说,“小镇青年”和“豆瓣青年”的观点之间很难说是截然对立的,他们的思想分化往往因议题不同而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这一点,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思想界和舆论场有明显差异。简单说来,之所以用“小镇青年”“豆瓣青年”这样的身份标识,恰恰说明他们很难用“左”、“右”、民族主义、民粹主义、自由主义等传统的理论资源来划分派别。反倒是,他们在认可中国发展成就、 认可社会平等等基本价值上,具有广泛共识。
从社会学意义上看,“小镇青年”和“豆瓣青年”其实是同一个阶层,甚至是同一个群体。因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受益于较为均等的教育,离开了“小镇”(农村) 的青年。他们面临的处境也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在城市有稳定工作,算是“白领”阶层,但这些年所谓的中产焦虑,他们也都没有逃脱。甚至于,他们的品位和格调也差不多,“× 丝”也好,“小资”也罢,都是“白领”生活的不同侧面——他们没有财务自由,有生活压力,说是“×丝”也无妨,但他们绝非真正意义上的“底层”。他们有点资产,当然也可以说是“小资产阶级”,但也谈不上是“人上人”。
“小镇青年”“豆瓣青年”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标签,脸谱化的彩较为浓厚。这恰恰说明,中国社会已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在多元社会中,任何标签都失之偏颇。在政治和社会意义上,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是,如何在保持多元性的同时避免两极分化。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保持中等收入群体的稳定。今天的中国已经塑造了一大批“白领”阶层,他们虽属于同一个阶层,但思想和意识形态取向却极其复杂,这是过去几十年经济社会转型的成果,亦是将来社会发展的基础。
图自中新社
(四)笔者在农村调研中发现,农村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普遍比较强烈;一些国外机构的调查也证实,相对于城市青年,农村青年更具爱国主义情绪。有舆论将这种情绪往民族主义上靠。如何认识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农村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朴素的。一些国外媒体和国内部分知识精英将“民族主义”与农村青年联系起来,并贴上不理性的标签,极不合适。
农村青年的爱国主义更多基于对国家的忠诚,极少功利性。他们的日常生活无须处理族群差异、 国际关系冲突等带来的人际关系困扰,也不可能因为“爱国”而获得额外好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爱国主义纯粹是出于共同体意识的自然流露,他们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也是近代以来现代国家建设成果的反映。
这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有厚重的现实依据。首先,当前的农村青年是改革开放一代,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什么理由不自豪。笔者也是从农村出来的“80后”青年,年少时还有吃不好、 穿不暖的体验,但绝大多数“90后”似乎就没有这种体验了。“90后”的成长中没有自卑、 苦难和耻辱的记忆,爱国主义情怀更加建立在平等和自信基础上。
其次,农村青年天然地希望国家富强。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在农村生活、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多农村青年都遇到过因公共服务不足而产生的种种困境,这种体验是城市青年难以想象的。近些年来国家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形势日渐转好,农村青年对此有切身的感受。
最后,农村青年对国家更具依赖性。在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的今天,留在农村的青年是弱势群体。至少相对于他们的同龄人而言,他们也许是社会竞争的“失败者”。因为无法在市场中获利,社会资本也较少,他们对国家具有更强烈的依赖性。
与知识精英们抽象地讨论爱国主义是否是民族主义不同,农村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朴素而直接。这种情怀并不针对其他族群,也不介入利益之争,我们应该珍惜。珍惜它,就是珍惜我国近代以来来之不易的现代国家建设成果。因为有了国家意识,孙中山先生感叹的中国人如一盘散沙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珍惜它,就是珍惜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农村青年作为相对弱势的群体,仍然对国家保持信任、 尊重、 自豪,说明执政党的执政基础依然牢固。珍惜它,也是珍惜每个国人的基本情感。有那么一些人,因为多读了几本书、 多见了一些世面,就以为有了“独立人格”而贬斥农村青年及其他一些底层群体的朴素爱国主义情怀,动不动就把爱国主义贴上非理性、“民族主义”标签,或许恰恰是内心被蒙蔽的表现。
原标题《“没脸”回家、失业、民族主义…农村青年身上的标签从哪来?》
新闻推荐
大熊猫宝宝在玩耍保育员守在调皮的大熊猫宝宝身旁,一刻都不能放松。一提起大熊猫,大概所有人想到的是它们呆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