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胜
现如今,越来越多商家发现盲盒市场有利可图,于是“盲盒”从最初的玩具到餐饮、美妆、文具、图书……“万物皆可盲盒”已成为趋势。中消协指出:“盲盒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主要存在商家过度营销、涉嫌虚假宣传、到手货品与宣传不符、产品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详见本报1月28日14版)
所谓“盲盒”,顾名思义就是在相同盒子中放置不同的物品,消费者事先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哪一款,但有一定概率能够抽到自己心仪的商品。也正是靠着这份“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抽到什么”的“期待感”,才让盲盒迅速在年轻消费群体中风靡,并随之演绎成“万物皆可盲盒”的商家通吃。
但“盲盒”充其量不过是商家对营销手段的创新,影响其市场前景的最终决定因素,还是要靠盒内货真价实、老少无欺的高质量产品。就目前情况看,这一无序疯长的营销业态,正在受到宣传误导、弄虚作假、商品伪劣等的忽悠侵蚀。消费者拆开盲盒后,有的产品可能不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安全性指标;有的可能是假冒的山寨品或者二次销售品;有的是没有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以及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还有的存在划痕、掉漆、污渍等质量瑕疵。
“盲盒”营销在推出之初就饱受争议。对于消费者,热衷于“盲盒”游戏的动机并非完全出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而是醉心于享受拆盲盒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惊喜感,这就极易诱导人们的赌博心理,并助推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而对于经营者,由盲盒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神秘感,恰好为其倾销劣质产品和希冀藏污纳垢提供了机遇。
诚如中消协的一语中的:靠盲盒糊弄顾客,赢得眼前利益却输掉长远口碑!“盲盒”产品不能成为市场监管“盲区”。鉴于盲盒营销具有很强的信息不对称性,遏制乱象既要靠经营者的良知与自律,也要靠消费者理智、较真的勇于监督,更要靠有关部门对盲盒营销的事前把关与事后追责,着力防止虚假宣传和售卖伪劣,一旦发现坑蒙拐骗的欺诈行为,要严肃查究、依法惩戒,让其付出得不偿失的违法成本。
新闻推荐
很多家庭都喜欢饲养宠物,其中,养条狗狗是很多家庭的首选。狗和主人建立起感情后,往往能给主人带来很多欢乐。然而有不法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