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底,饿了么骑手韩某在送餐途中猝死。2000元人道主义赔偿、3万元商业意外险赔偿,是家属一开始获得的赔偿。事件引发广泛关注,饿了么最终给予韩某家属60万元抚恤金。但对于韩某的遗孀王某来说,未来依然充满忧虑:家里只有她一人挣钱,两个儿子读书每年都需要两三万元;65岁的公婆每月养老保险只有200多元……
2020年5月27日,54岁的家政服务员孟华在北京一雇主家打扫卫生,不慎从凳子上跌落受伤,到医院一查股骨头摔成三截。出了事,家政公司不管,雇主也不管。反复找了家政公司多次,最后老板给1000元了事……
虽然从事的工作不同,但韩某与孟华在我国就业政策统计口径中有一个共同身份:灵活就业人员。根据权威统计,全国2亿左右灵活就业人员中的绝大部分,没有参加工伤保险。他们一旦因工伤亡,后续救治、抚恤、赔偿等保障力度不够,会陷入各种维权纠纷,令个人与家庭遭遇不可承受之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长期关注灵活就业群体,他分析我国灵活就业规模大,主要与两个“中国特色”因素有关:一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下,每年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这个群体大多是非正规的灵活就业;二是中国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发展迅速,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新就业形态人数快速增长。
工伤保险制度是建立在稳定劳动关系基础上的。依据现行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的参保对象,是我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职工或者雇工,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
然而,灵活就业人员与从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却属于非稳定劳动关系。尤其快递员、外卖员等与所从业平台之间的关系,更是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郑秉文分析,城镇就业人员中没有工伤保险的绝大多数是灵活就业人员。据了解,按照多地现行政策,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个人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但是无法参加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
无法参加工伤保险,但工作中出现的意外伤亡却防不胜防。近两年,灵活就业群体中的交通事故、猝死等工伤事件屡次引发公众关注。尤其是意外交通风险,一直是外卖骑手、快递员的痛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9版)显示,在一项有1692份有效样本的调查中,43.32%的快递小哥有时会遇到交通安全问题,10.87%的一直以来都有交通安全问题,9.16%的经常遇到交通安全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灵活就业人员一旦发生工伤,就常常会与单位、保险公司等发生纠纷,维权过程往往漫长、艰辛。
近日,“武汉外卖员送餐途中猝死”事件再次引起公众关注。去年5月事件发生后,骑手家属拒绝公司提出的赔偿方案,提出工伤认定。双方协商不成,家属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去年11月,仲裁委员会认为双方之间不存在劳动法上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家属的请求被驳回。
受伤员工与用工单位发生工伤纠纷的重要争议,就是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外卖、快递人员工伤纠纷争议的另一个焦点,是员工受到伤害时,是否处于工作场地、工作岗位、工作时间。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应系统研究调整社保政策的“有劳动关系才可以缴纳社会保险”基本思路,确立没有劳动关系也可以缴纳工伤保险的政策体系。
(据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 秦交锋 姜琳 邵鲁文 王菲菲)
新闻推荐
@新华视点1月29日消息,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当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将推动药品集采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国家“团购”,以量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