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高书华
年关至,人思归。然而鉴于当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已有29个省份倡议就地过节,非必要不离开当地。青岛也分别于1月8日和1月19日两发倡议书,鼓励职工尽量在青过节、错峰休假,非必要不出青岛。一边是抗疫的严峻形势,一边是团圆的强烈渴求,两头都很重,让人进退两难。
非必要不返乡,这是一道艰难的亲情选择题。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们有太多的理由要回去,春节对中国人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每到过年,无论多远多晚,在外务工的人们总是想尽办法赶回家乡,回到父母孩子身边。只有这时,无处安放的乡愁才有了归宿。
年迈的母亲颤巍巍端出一碗热汤,一口下肚全身熨帖;孩子怯生生的一声呼唤,奔波的疲累一扫而光。我们想念空巢了一年的爹娘,想念留守了365天的孩子,他们何尝不是望眼欲穿地在村口眺望着我们!
可是,正因为亲情万般重要,我们是如此珍视它,才更要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选择不返乡,不在路上给病毒以可乘之机,不把危险带回家,不将家人置于危险境地,不给当地防疫添乱,尤其是防疫力量相对薄弱的乡村地区。
疫情和亲情,如果暂时不能兼顾,我们当然首选家人的健康,就地过年,这其实也是对家人的关爱。
想明白这点,“非必要不返乡”就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我们主动和必然的选择。
因为专家早就提醒过,冬季寒冷非常适合病毒生存,人员流动更容易造成疫情传播。倡导非必要不返乡,正是各地各部门在非常之时出台的非常之策,彰显了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态度。
危险随时都在,无论是乘汽车、火车、飞机还是自驾在高速服务站歇脚,都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果有高危人群,一个照面就有可能中招,即使没中招,隔离也在所难免,这不是危言耸听。
1月18日,济南对吉林通化至青岛北的K972次列车上的108人全部集中隔离。一隔离至少两个星期没了,一遍遍核酸检测,正常生活全被打乱,到那时只剩下祈祷不要被传染的份儿了,除了自己提心吊胆,家人也跟着担心,这个年是别想过安稳了。
防疫面前,人人有责。想想全国战疫一线日夜辛劳的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人民警察,他们费了多少力气才取得现在的成就。我们只需像去年年初居家隔离那样做一点小牺牲,全国抗疫形势就会一片大好,这多么让人期待。
亲情随时都在,安全却有前提。只要疫情被控制住,出行安全了,五一、端午、十一,还可以错峰休假,随时都能“常回家看看”,就像去年的国庆节,全国都过了一个“迟到的春节”,何其幸福。
非常之时,亲人异地,大家齐心协力保平安就是对亲人最深情的祝福,身安才能心安,此心安处就是家,平平安安就是好年。
让我们一起静待春暖花开。
新闻推荐
记者梳理发现,经历了2020年这一特殊的年份,名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总体稳定,留学率有所下降,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在国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