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平等的同学,才是真正的同学。要做到平等,前提应是,将留学生和本土学生的权益“一碗水端平”。
12月23日,中国政法大学一位女生爆料称,她和室友到留学生单间浴室洗澡,将眼镜遗落在浴室,在取眼镜时被警告要去投诉调查。爆料女生表示,此前学校为实习晚归的同学开通了留学生浴室的权限,但她在和行政老师沟通此事时受到“傲慢对待”。24日,校方称工作人员有不当之处,已批评教育。
应该说,校方的处理和回应还算及时,而涉事学生也特别提到这起爆料仅针对有限的人,“也有许多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对我们表示了理解”,表现出了理性。但这起不起眼的浴室事件,“洗”出了在校学生不同群体的差别化待遇,以及个别人脑子里还存有的特殊化思维,也引发了舆论的热议。
盖子既然已经揭开,不妨以此作为推动进步的一个契机。在笔者看来,通过这起浴室事件,是时候好好审视留学生的特殊化待遇,以及应该让留学生群体回归到校园的普通一员了。之所以这样说,基于以下两个判断:
第一,网络舆论的反响为留学生普通化奠定了民意基础。大学是开放的,可以容纳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但前提是“来的都是客”,人人都该平等。如果连浴室都要区分个特殊用途,这样的区别化待遇别说当事人看着不舒服,舆论也不买账。网络舆论几乎一边倒,由此可见一斑。
第二,教育部现行规定已经为留学生普通化铺平了制度道路。如果涉事学校的管理部门留意一下近年来教育部颁布的管理规定,就不会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民意的呼吁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努力,两者对照着看,相信各高校应该尊重民意,实行留学生管理和服务的趋同化。
时代行进到今天,中国经过数十年发展,已经与世界同频共振,在任何一个大城市,外企、外国人都不足为奇,人们也已习惯平视交流。社会如此,校园也理应如此。平等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平等的同学,才是真正的同学。要做到平等,前提应当是,将留学生和本土学生的权益“一碗水端平”。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刘海明
新闻推荐
记者|唐俊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通过,其中明确抢夺方向盘行为将入刑,该修正案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