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对劳荣枝案,公众应给司法以耐心

来源:齐鲁晚报 2020-12-24 05:07   https://www.yybnet.net/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沙元森

劳荣枝涉嫌故意杀人、绑架、抢劫罪一案12月22日在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结束了庭审。公诉意见指出,劳荣枝伙同法子英在1996年至1999年期间,连续实施4起暴力犯罪,手段极为恶劣,后果极为严重,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二人均系主犯且分工明确。辩护人则认为,检方指控的部分事实存在证据瑕疵,尤其是对劳荣枝故意杀人的指控,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劳荣枝究竟是合谋主犯,还是“遭胁迫的受害者”,舆论有很大分歧。此外,由于案件时间久远,当事人多已遭到杀害,许多人证、物证无从查证,且当年法子英落网后也对犯案过程先后做出不同版本的供述。如何认定劳荣枝在该案中的法律责任,是非常专业性的问题,非舆论能够解决。

司法审判是高度程序化的工作,立案、庭审、执行、审判监督等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程序规范。法庭应充分听取辩控双方意见。无论劳荣枝在庭审中的眼泪和忏悔有没有诚意,审判都将“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法官不会只听“一面之词”,但也不会限制“一面之词”。让各方充分表达意见,既是对各方权利的尊重,也是最大限度避免案件审理出现偏差,确保此案经得起历史考验。所以,公众应理性看待辩控双方针锋相对的意见,不用急于选边站队。

劳荣枝潜逃23年,终被逮捕。无论是公安机关还是检察机关,都在努力还原此案真相,为受害者伸张正义,为社会捍卫公平。现在庭审已结束,公众还应继续给司法以耐心,让司法的归司法,舆论的归舆论,避免舆论对审判的干扰。

无论劳荣枝案最终会有怎样的审判结果,舆论的分歧都不应引发撕裂式争论,更不能动摇社会共同价值观念的基础。劳容枝之所以走到今天,是因为当初做出了错误选择,“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多眼泪也无法洗刷人生之耻。这些应该成为舆论共识,以劳容枝案为鉴,让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更广泛地深入人心,避免后来者步其后尘。

新闻推荐

广东河源公布3死9伤车祸报告:县工商联常务副主席死亡

12月22日,广东省河源市政府官网公布“6·22”较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称,6月28日,在河源市连平县元善镇路段发生一起大客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对劳荣枝案,公众应给司法以耐心)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