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女孩”甘如意升职后选择留在化验室 甘如意是个特别不善言辞的姑娘,如果不是因为年初“骑自行车回单位上班”的壮举,同事们大多不会注意到她。她总是默默蹲在化验室,一个接一个地做样本,你跟她说什么,她也回答得很简短。
这个沉默的姑娘,在2020年初疫情暴发时,骑行4天3夜,辗转300公里,从家里回到武汉江夏区金口卫生院上班。“我姓甘,我不怕苦。”姑娘的壮举在严寒的冬天,煨暖了无数人的心,也为她带来了一系列的荣誉。
回顾即将过去的2020年,甘如意曾骑行在冬雨中的318国道上,也曾站上鲜花簇拥的领奖台,但无论是在疫情中一腔孤勇地回单位,还是在获奖升职后依然选择留在一线,25岁的甘如意始终有着坚定而清晰的目标:“我想留在基层,想继续做化验工作,这是我的本职工作。”
疫情暴发之初
她毅然决定回武汉上班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1月23日,武汉封城。彼时,甘如意已回家过年,她是湖北武汉江夏区金口卫生院的化验员,家在湖北荆州市公安县斑竹垱镇杨家码头村,两地相隔300公里。
“疫情有点严重,化验室只有一个人,忙不过来吧。”甘如意是个内向的姑娘,不太爱表达,但心里很有主见,琢磨了几天后,她决定回单位上班。
爹妈自然是不同意的,武汉已经封城,人人避之不及,本来正庆幸女儿提前回来了,怎么能让她再回去?
甘如意很坚持,想法也很简单:化验室只有两名员工,她不回去,就只有同事一直上班,哪里撑得住?反复沟通多次,父母拗不过女儿,最终还是点了头。
但此时的武汉,并不是想去就能去。回去的路途遥远,还有重重“关卡”。甘如意找村里开了临时通行证,卫生院也给她开了返岗证明,但此时公共交通已全面停止,怎么回去成了大问题。
骑自行车吧。想来想去,甘如意觉得骑车是个好主意,“以前上学都是骑车去的,这个我熟。”在包里塞进泡面、饼干和橘子,脚一蹬,她出发了。
从骑行到步行
她在荆州街头号啕大哭
1月31日,大年初七,甘如意从家里出发,第一站是到荆州市公安县城,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她骑了5个小时,当晚借住在远房亲戚家。
这辆自行车从小学就陪伴着她,一路骑到中学,一人一车,每天10公里,一路走了13年。但这一趟,它却没能陪甘如意走到最后。2月1日一大早,她骑着车继续往荆州走,在荆州长江大桥被拦下了。由于疫情防控,长江大桥封路,工作人员不让通行。甘如意调头回到埠河镇,把自行车寄存在一个副食店里。“妈,你来帮我取一下自行车嘛。”打完这个电话,她开始步行,走过长江大桥,等到达荆州市时,天已经黑了。
2月2日一大早,荆州下起了雨,甘如意洗漱出门,准备拦一辆出租车继续前行。“武汉封城了,出租车师傅都说去不了。”连续拦了十多辆车都被拒绝后,她站在荆州街头大哭了一场,“那时候感觉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很绝望。”
一场大哭之后,甘如意擦干眼泪,决定继续往前走。“我都走到这里了,总要想办法克服困难,要想办法往前走。”左转右转,她找了一辆共享单车,打开手机导航,顺着318国道,蹬着车轮又往前走。
从荆州到潜江,这一路和曾经见过的模样已经大不相同。车也少、人也少,甘如意一路拼命蹬——她得在天黑前赶到潜江。晚上8点过,天早已黑尽,疲惫已极的她终于在绵绵小雨中到达潜江。
手机没有电
靠问路回到单位
从家里出发时,甘如意没想到这一路竟这样跌宕。从骑车到步行,从骑自己的自行车到骑共享单车,3天后,她距离卫生院还有150公里。如果不是警察的帮忙,回单位的路还不知道要走多久。
在潜江,几名警察看见甘如意骑着自行车前行,询问后都大为吃惊。“我们明天帮你想办法,你今天先在潜江歇了。”多亏警方的帮助,在回程第四天,甘如意终于坐上了一辆去武汉的送血车,中午12点过,她到达武汉市汉阳区,然后又找了一辆共享单车。此时手机早已没电了,一边骑车一边问路,下午6点,她站在了金口卫生院范湖分院的门口。此时距离她从家中出发,已经过去80个小时。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甘如意走完这一程?“科室只有2个人,如果我不回来,同事压力会比较大,万一累倒了,检验科就可能‘陷入瘫痪’。”甘如意不是没想过风险,回单位这件事,她一直瞒着男朋友,“怕他担心,又帮不上什么忙,后来他还是看到新闻才知道的。”
荣誉纷至沓来
升职后仍回到化验室
“95后女孩骑行4天3夜返岗上班”,这个故事成为武汉战“疫”中感人的亮色。默不作声的坚韧和一往无前的孤勇,甘如意的故事成为一针强心剂,鼓舞着更多逆行者与坚守者,也抚慰着这个冷酷的冬天里的每一个人。
鲜花和荣誉不出意料地纷至沓来。全国“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英雄”“全国抗疫先进个人”“荆楚楷模”……4月8日武汉解封第一天,江夏区卫生健康局、金口卫生院派人护送甘如意回家。离家68天后,她与父母吃了一餐团圆饭。“你离开时寒风凛冽,归来时已是春意盎然。”甘如意的家乡人,以最高礼遇迎接她回家。11月23日,甘如意调任武汉江夏区藏龙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但她在掌声中格外冷静和坚定。调任副主任后,甘如意选择了留在化验室。“我还是想留在临床一线。”经过了跌宕起伏的2020年,曾走过泥泞的返岗路、也站上过热闹的领奖台,她仍有一份朴素的坚持,“我还是想在基层好好工作,继续学习提高化验技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雪
新闻推荐
在书店闲逛,觑得《晚窗偷得读书灯》一书,我不由想起了宋人的一个绝句——“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