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恐”一词屡屡进入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给自己贴上“社交恐惧症”的标签。
过去人们的交际圈往往只局限在生活地的一亩三分地儿,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能随时和世界各地的人产生交流。但是与之相悖的,人们的“社交能力”和“社交欲望”不但没有随之提升,相反,“社恐”却成为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的词。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我们足不出户就可知天下事,社交的速度也在加快,我们却变得越来越渴望远离人群,渴望独处的空间,恐惧厌恶各种繁琐的社交活动。网络的便利给人们提供了短暂的躲避地,能打电话就不见面,能微信就不打电话,能不说话就假装自己不在线,成为大多数人的习惯。那么,现在真的有这么多的“社恐”吗?“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亚型,是神经症的一种,而现实中自称“社恐”的大多数人都不是真正的“社恐”,尚达不到疾病的程度,只是借由“社恐”来躲避社交,以及自嘲自己对社交的抵触心理。
内向只是性格的一种,喜欢独处也很好,但人要能够享受独处,也能融入社交,这才是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状态。能够从容地置于人群之中,能够在合适的时候说合适的话,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关系着人们一生成长状态和社会化发展。因此,对于越来越多人出现“社恐”,社会也应给予更多关注和反思。各阶段学校应更多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和社交能力的培养,比如开展相关情商教育和社会交往课程,尤其是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们,各项情商礼仪教育应提上课程。鼓励孩子们勇敢交往,勇于说话,让孩子能交流、会交往、敢追逐、懂拒绝,这是非常关键的生活技能。(王琦)
新闻推荐
全媒体记者房姿辰报道本报讯入冬之后虽然天气渐寒,但有一群人总能在不经意间带来一丝丝温暖。在你不知道的地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