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突然倒在面前,你会作何反应?
如果你能挽救一个生命,却可能因此感染上新冠肺炎,你是否愿意?
12月8日晚,当这样一道选择题出现在北京站候车大厅里时,怀来县医院耳鼻喉科的医师奚玲玲丝毫没有犹豫,毅然选择俯下身去,用自己的“天使之吻”留下了她挽救生命的最美身影……“他好像有点儿不对劲”
奚玲玲,怀来县医院的一名耳鼻喉科医师。这天,刚刚结束了进修学习的她匆匆赶到北京站,买好了返张的车票。拥挤的候车大厅里,人群熙熙攘攘。刚刚坐定,坐在前排的一位旅客引起了她的注意。
“是一个中年人,大约四五十岁,很瘦,看上去脸色苍白。”奚玲玲回忆说。或许是出于职业的敏感性,她赶紧提醒男子身边的亲友:“他好像有点儿不对劲。”
“我有点儿晕。”听到奚玲玲的声音,男子低声回应道。
担心对方是低血糖,奚玲玲将水递给男子后,起身想去买些糖果回来给他。
几分钟后,糖买了回来。亲友递给男子时,却发现人一动不动。
“快看看还有没有呼吸和心跳!”奚玲玲想伸手去摸,又有些不好意思,便对男子身边的亲友说道。
“怎么摸?摸哪里?”亲友急得声音都变了。
顾不上许多,奚玲玲伸手去探,却发现男子已经没有了鼻息。“情况紧急,根本没想那么多”
一下、两下、三下……双手重叠,十指交叉,判断符合施行心肺复苏指征后,奚玲玲双膝跪地,开始在男子胸口正上方一次又一次地向下用力按压、再按压。
心肺复苏非常消耗体力,很快,奚玲玲开始出汗。羽绒服裹在身上施展不开,她直接甩掉继续。
一下、两下、三下……几分钟后,男子仍然没有反应,奚玲玲更加着急,一把扯下自己的口罩,俯下身去开始为其进行人工呼吸。
一分钟、两分钟……奚玲玲也不知道究竟过了多久,只记得一次次地按压、一次次地吸气、吹气,男子一直没有反应,奚玲玲的动作一直没有停。
突发状况引起了候车旅客及车站工作人员的注意。一位身穿浅色羽绒服的女性接替奚玲玲继续进行胸外按压,还有一位旅客为其进行了针灸治疗。十几分钟后,救护车赶到。和急救人员完成交接后,车站工作人员特意带奚玲玲进行了消毒,并为她更换了新的口罩,留下了她的联系方式。此时车站广播中正好传来“开始检票”的提示,她便怀着忐忑的心情挤进了检录的人群。
返程的列车上,奚玲玲接到了车站工作人员的电话:“患者已经上了救护车,仪器上显示有心跳了!”
疫情期间,摘口罩做人工呼吸不怕被感染?奚玲玲说,“我是个女生,戴口罩吹气可能吹不进去,当时情况紧急,根本没想那么多。”“如果我感染了新冠肺炎,还有治愈的机会;如果这名患者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我只是做了医者该做的事”
“特殊时期,你摘口罩的样子太美了!”
“人工呼吸太不容易做到了,尤其是新冠肺炎时期。”
“天使之“吻”,感动。”“向这位美女敬礼,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事后,有人将奚玲玲救人的短视频上传到了网上,立即在广大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她摘下口罩,俯下身去的那“天使之吻”,更是成为大家心中最美的身影。然而时隔多日,再次谈起自己当日的举动,这个29岁的怀来姑娘仍然觉得“换做其他医生,也会这么做的,我只是做了自己份内的事”。
“奚玲玲大夫平时就是这样,做事低调,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怀来县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续翠然说,工作两年来,她经常加班加点,对待每一个患者都像亲人一样。
她的事迹也在身边的同事、同仁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点赞,称其为:怀来的骄傲!张家口医务工作者的骄傲!
(原题为《最美的“天使之吻”——怀来县医院医生奚玲玲北京站救人纪实》)(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近日,交通银行联合中国残联、教育部共同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举行2020年“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颁奖活动,100名来自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