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波
云岗的小说我看过多篇,尤其是中短篇小说,从《苹果树》到《饲养室》,再到《请神容易送神难》,再到《雪落大地》,我感觉他的小说一篇写得比一篇好,感觉他的作品在成熟,在一步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尤其是从《请神容易送神难》以后写的小说,一篇篇都有了质的突破,小说的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就像窗户纸一样被捅破,破茧成蚕了。《请神容易送神难》这部小说是我编的,用过年前请神与送神为线索,形形色色的人物都出场,如同切开了当今社会的一个横断面,把当下中国的各色人等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一个个形象,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一个人都代表着中国现今时代的一批人,小说写的行云流水,非常幽默,思想性也非常深刻,是一篇非常好的小说。大家有空可以看一下。
这篇《雪落大地》篇幅很短,万把字。我读了后,觉得延续了他近期小说的风格,关注时代,关注当下生活,也是一篇很不错的小说。小说虽然篇幅短,但反映的问题却非常深刻。
其一,这篇小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反思与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息事宁人”,讲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讲究“任辱负重”,讲究“不与坏人一般见识”,但恰恰在这些字眼背后掩盖的却是一种个性的懦弱,在不切实际讲究一切“和”字的背后,助长了坏人的恶劣习惯,助长了社会的歪风邪气。
小说从父亲的去世写起,写母亲对一件事的耿耿于怀,是因为父亲被打过,被村里一个二流子无缘无故欺负过。父亲对这件事的处理是“忍了”,这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父亲形象。他憨厚老实,受了欺负不给家里人说,不给娃说,选择了息事宁人。而这件事“我”知道以后的第一选择是报仇,但被母亲制止了,母亲大喊道:“你咋不听我的话,你要去,我立马就死在你面前!”父亲母亲这两个形象非常有特色,有代表性。他们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人,都是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人,他们身上沿袭了上一辈为人处世的方式,对个人的受辱选择了息事宁人,不与坏人一般见识。但这一切恰恰助长了坏人的恶劣习气。坏人依旧是坏人,在后来“我”打算报仇时,他比以前更张狂,而“我”则选择了回避,报仇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由此可见,“我”身上其实也是受到了父辈的影响,也是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又变成了另一个父亲。这使我们不禁想到这样一代代沿袭下去,如何得了啊。恶人依旧是恶人,像父亲这样的好人依旧是好人,那么这社会还有什么尊严、平等可言?这个问题的症结在哪儿呢?我以为,小说给了我们思考,也揭示出了症结就出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上。所以说,这个小说最深刻的一点,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批判。
其二,这篇小说的深刻之处还在于塑造了一些其他形象,比如富二代张青,“我”的老婆,及“我”的上司等等,这些人的出现其实代表着这个时代的一类人,代表的不是个体,而是群体,富二代的暴发户心理。“我”的老婆是城里人,骨子里有一种傲慢,看不起乡下人,还有“我”的上司,当个小官就了不得,就高人一等。这些人物出场少,着墨少,但个个栩栩如生,他们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他们身上根本没有什么平等尊严。换一种说法,他们如果处在乡下就会是“我”父亲的形象或者“二流子”的形象。他们虽然在物质上富了,但在精神意识上却没有任何觉醒,只是在盲目地活着,在照着父辈的经验活着。从这一点说来,这几个形象也是非常悲哀的。
第三,作品中“我”的形象,虽然有了一定的觉醒,选择了报仇,但最后的结局却不了了之。“我”思想上有了这种想法,这种波动,显示着如果有一天“我”有了更大能力的话,“我”还是会报仇,会给恶徒一些教训。但读这篇小说中,我感觉“我”这个人物也还是没有觉醒,他面对需要帮助的人选择了回避,他没有给弱者一定的帮助,他脑子里想来想去其实只是想报一己私仇。时代在一直发展,物质的满足,工业化的发展,是需要建立新型的社会,是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现代思想的。但我觉得这个人物虽然是知识分子,但并不具备现代思想,他从心底里还是没有对尊严、平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仅仅只停留在报个人私仇方面,可以想见在不远的将来,他在他们这个阶层,还是会和父亲一样选择一种忍了,重新活成一种“父亲”的形象。
我觉得云岗这篇小说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不动声色的反思与批判,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某些方面和鲁迅的文章一脉相承。中国要走向现代化,中国人要拥有现代思想。这是这篇小说给予我们最大的启迪。
新闻推荐
有些事情就像厚重又巨大的石头,重重地压在我的心底,令我印象深刻。夏日的太阳像火球般炙烤着大地。此时,我正大摇大摆地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