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上海,上海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等广为人知,但上海的高校之中,也有不少博物馆值得一看,却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
今年上半年,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的9名师范生动了念头,要让高校博物馆的“酒香”飘出象牙塔。
他们克服疫情无法实地参访的困难,通过互联网探究众多“藏”在上海高校里的博物馆,开发了一套分别面向中小学生、大学生和社会大众的《沪上高校博物馆资源导览》手册。
近日,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从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拓展博物馆教育方式途径、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加强博物馆教育组织保障等方面对中小学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提出明确指导意见。这份《意见》使得这几位同学格外兴奋,他们说:“将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有效转化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高校博物馆也不能缺席!”
项目组成员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参观
深闺中的博物馆,大学里的无尽藏2020年5月18日是全球第44个国际博物馆日。孟宪承书院历史学专业三名“博物馆爱好者”,在线听了一场关于“高校博物馆”讲座,萌发了探索高校博物馆的念头。
与聚光灯下的社会博物馆相比,高校博物馆显得异常低调。“你们知道华师大有多少座博物馆吗?”实践的发起人、19级历史师范班朱哲冉率先提出疑惑。
“两个?或者三个?”快速查阅资料后,小组成员们惊奇地发现,占地面积3000多亩的校园里竟然建有“古钱币博物馆”、“历史文物博物馆”等7个实体场馆及一个线上展馆。
感慨之余,大家意识到,大学校园里的博物馆像是“养在深闺”——社会知名度不高,即便是校园里的大学生们,恐怕也了解有限。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博物馆应有的教育功能是否得到发挥了呢?
带着思考,小组成员马上进行了“云实践”“云探访”,通过网络搜集了上海60余座高校博物馆的基本信息。同时,电话访谈部分博物馆工作人员,进一步核实了高校博物馆在馆藏、运营、服务等方面情况。
这次调查挖掘出了许多此前同学们毫不了解的博物馆,有的高校博物馆做得非常专业,但查到资料前,大家完全想不到会有这样一个博物馆。例如同济大学有深海博物馆,剑桥学院有一个雷锋博物馆。上海师范大学的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在业内很有知名度,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个以保存“慰安妇”悲惨境遇证据为主题的博物馆,但很多同学也是第一次听说。
项目组成员在同济大学深海探索馆参观
学生们不了解,高校博物馆的开放程度也不尽相同。做得比较好的是上海师范大学的博物馆,有很完善的预约机制,公众可以打电话去预约个人和团队参访,如果有团队参访,馆方还可以提供志愿者讲解。东华大学的纺织博物馆也有完善的面向公众预约的机制。另一些博物馆只接待团队参访,如华东师范大学的生物博物馆是上海市青少年科普基地,但负责老师并非全职,所以必须提前预约。还有一些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的时间比较特殊,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商学博物馆,每周二四六13:30-16:30面向个人开放。林林总总的情况,也给公众探访高校博物馆造成了阻碍。“高校博物馆作为博物馆中的重要一员,它所拥有的教育资源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但是大部分高校博物馆知名度较低,社会影响力较小。我们想让它们的社会教育功能得到更好的实现。”项目组长李筱敏说。
跨学科组队,共探高校博物馆资源
通过面向上海市18所高校学生发放《上海市高校博物馆使用情况及使用意愿调研》问卷,小组成员发现,高校博物馆因其藏品的丰富性和稀缺性,以及学科专业性,可称为“校园里的宝藏”;但是大学生对高校博物馆的认知度低,参观率少,高校博物馆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高校博物馆作为“高校”与“博物馆”碰撞融合的产物,在育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于是,有同学提议系统性挖掘高校博物馆育人资源,帮助高校博物馆走出“深闺”。
思路清晰了,落实却遇到了困难。上海各高校博物馆的主题非常丰富,除了大家熟悉的历史和艺术外,还有生命科学、医学、海洋科学、商科、体育等,且部分博物馆的专业性极强。高校博物馆涉及的专业范围如此之广,三位历史系的同学有些无所适从——召集、吸纳其他专业的“博物馆爱好者”成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很快,来自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数学、生物学与地理科学专业的6名师范生“入伙”。一支集齐语、数、生、政、史、地六个专业9名同学的实践队伍集结完成。
新的成员为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来自18级生物师范班的林榕煜曾经做过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的志愿者。她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说:“团队组织的参观活动常常会有志愿者引导和讲解,师生可以更直接、深入地了解藏品。相较之下,个人参观往往缺乏这样的条件。”
来自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汪佳妮认为:“一部分高校博物馆中同时蕴含着丰富的“四史”教育资源。可以将展陈藏品作为载体,通过小故事的形式讲述历史经验里的初心和使命,后从历史角度出发反观当下,让高校博物馆里的“四史”活起来。”
编写三本导览手册,让参观不再“走马观花”
经过多次集中讨论,小组成员决定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认知特点和参观需求设计不同的延伸内容,面向大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高中学生编写三本高校博物馆导览手册。从学科教育、“四史”教育等不同角度挖掘高校博物馆馆藏背后的教育资源,让参观博物馆不再“走马观花”,而是带着问题和思考,丰富参观体验、增进参观意义。
编写高校博物馆资源导览手册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甄选适合参观的博物馆,设计不同的参观导览,挖掘多角度的教育资源,采用适宜的话语风格。从学段如何划分,到题目如何设置;从目录如何编排,到“四史”故事如何讲述……九万多字的导览手册背后是小组成员们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查资料、改内容、再讨论。看到精心编写的三本《沪上高校博物馆资源导览》手册装订成册,小组成员们的喜悦溢于言表。
项目成员设计的《沪上高校博物馆资源导览·高中版》手册目录
项目成员设计的《沪上高校博物馆资源导览》手册“四史”目录
最终设计成稿的导览手册分为义务教育版、高中版和大众版三个分册。义务教育版以知识拓展、价值观塑造为主要目标,结合馆藏特色设计探索任务,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高中版主要对接新课标、接轨高考,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以“一馆多学科”的设计思路为每个博物馆设计了相应的研学内容;大众版则主要提供各高校博物馆的参观信息和特色馆藏。“孟宪承书院培养的是高等师范生,毕业后主要执教高中,我们也希望这件事能和他们的专业方向有所结合。” 孟宪承书院团委书记成一川是项目指导老师,在他的建议下,学生们在高中版导览手册上花费了最多的精力。他们将高校博物馆的内容和17版部编教材结合,衍生出了许多与教材结合的知识点,附在博物馆介绍之后,以“课后题”的形式呈现。
如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又名陈望道旧居),有两大主题陈设,一楼是展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中译及其影响,二楼是介绍《共产党宣言》首个中译本译者陈望道的生平、学术及藏书。这一条目下,同学们就结合课本出了与《共产党宣言》内容相关的政治题目。
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页面
“作为师范生,我们不仅要学习如何上好课,也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小组成员周思宇表示,编写三本导览手册正是这样一种创新式的探索。随着上海地区的疫情转为可控,项目组成员也开始从“线上”走入“线下”,实地探索高校博物馆,希望通过实践,深化导览内容,开发线上导览,寻找博物馆资源共享新方向,助力高校博物馆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好的教育从来不局限于课堂和课本,好的教师应该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积极挖掘高校博物馆育人资源的背后,是同学们对新时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思考。”孟宪承见证了这批学生从“想法”到“实践”再到“成果”的付出和蜕变。“用专业所长探究一个细小的社会资源,用师范素养提供一套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就是社会实践的魅力,更是未来教师的思考与担当。”(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原创译言译言译言·译眼看世界10月19日,一段某男子用开水烫猫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引发网友愤慨。视频中男子将一只白色的猫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