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直播带货咋成假货重灾区?

来源:消费质量报 2020-10-23 00:45   https://www.yybnet.net/

消费质量报舆情监测中心利用专业技术手段,通过对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单位网站和微博的观察,以及对各大社交网站、论坛的监测,依据事件新闻转载量、微博微信转发和评论数等数据,监测出一周以来关注度较高的消费热点事件。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

记者王钰

相关搜索

截至10月22日17:00,搜索关键词“直播卖假货”,百度找到相关结果约199万个,找到相关资讯约6.19万篇;新浪微博找到相关结果约0.8万个;腾讯微信找到相关文章约1000篇。

舆情回顾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及直播兴起,涌现出不少网红主播,这些主播在吸引批量粉丝关注后,纷纷通过直播带货方式获得收益。不少演员、歌手等知名人士也加入其中。如今,直播带货已经成为一种常见销售模式。

但在直播带货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主播因为不了解商品或者言论不当造成“翻车”,甚至有网红直播销售假货。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上海警方侦破的全市首例“网红直播带货”售假案。

8月28日,知名网红主播廖某正在进行直播带货,前一秒,网红主播在试穿带货的女装,下一秒镜头里就出现了一群便衣警察。主播错愕,直播戛然而止。廖某被抓与其直播间销售假冒品牌商品有关。这些商品有着某些奢侈品的专有设计和图案标识,但在直播过程中,廖某不会直接说出或者打出“香奈儿”这样的品牌名称,而是“香奶奶”这类的代号来进行介绍。廖某直播间的仿制大牌珠宝,通常是利用正品做出一个样板,比照着生产而来。

非法厂商仿制奢侈品牌的热门产品,用相同的材质去加工,与奢侈品品牌的款式、规格相似或者完全一样。据了解,这些高仿珠宝产品每年销量惊人,并且在近两年愈演愈烈,珠宝品类也成为高仿重灾区。

舆情背景

2019年10月,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会同嘉定公安分局,在广东警方大力配合下,成功抓获生产假冒品牌珠宝的龙某、喻某等20余名犯罪嫌疑人,捣毁生产、仓储、销售窝点3处,查获假冒知名品牌珠宝首饰成品2000余件,以及半成品、假冒品牌包装盒、假冒品牌证书2万余套,涉案金额3亿余元。

今年8月,南京警方端掉一个利用直播带货销售假冒某国际潮牌服饰的团伙,抓获20多名涉案人员,现场有30多万件假货,涉案金额近2亿元。

前段时间,江苏常熟市场监管局公布一起案件,揭露直播卖假货的套路。这些人利用网络直播销售假冒的服装,涉及安德玛、adidas、NIKE、PUMA等品牌。

《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数额巨大”,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网友声音

@暗香:全靠流量或一张嘴,他们能保证所有销售货品的来源与品质吗?

@周明志:不要盲目相信直播带货或者明星代言。

@潘岩潘潘:直播平台是不是也应该一块处理?

各界声音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对于网红带货中的市场乱象,监管部门要挺身而出,用好法律赋予的行政指导、行政监管和行政处罚权限,旗帜鲜明地打击和制裁失信的直播网红,这样才能够打造一个风清气正的互联网市场生态环境。

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经侦支队食药环大队大队长周巍:这类主播一般都会用一些胶布或者纸条把logo全遮住,然后在直播当中的宣传语言,这些关键的品牌的名字她也不太会使用,只会用一些代名词。下一步,警方将持续提升对各类新型售假行为的发现能力,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

舆情分析

有些追求快利益的主播们不在乎质量,也不明白啥叫诚信,生硬闯入这个行业就是奔着赚一笔就跑的心态。这样的搅局者,对整个行业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但为什么直播“带”的假货会有这么大的需求量?分析发现,假货直播中的购买者可以分为两类:知假买假、不明情况买到假货。

知假买假往往是人们为满足自身虚荣心而做出的消费选择。当然也不否认有一些冲着赔偿去的“职业打假人”,但其终究不是主力,更多的知假买假者还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一些名牌商品由于品牌加持致使其价格远高于商品实际价值,于是出现人们在无力承担或者感觉不划算的同时又出于攀比从众心理而不得不买的现象。这就让外表相似、质量还说得过去、最关键的是价格便宜的假货、仿品钻了空子——既能使人们满足消费名牌的虚荣心,达成包装自身的目的,又能保住钱包不空、钱袋不扁,看似一举两得,多方获利。

不知情买到假货看似无辜,却不能用“不知者无罪”来开脱。毕竟在一些直播中展示的印有名牌logo的“货”与那些品牌官方旗舰店中的正品价格相差甚远。便宜无好货,不管是直播带货还是别的方式售卖,便宜到远低于市场价格的货物,除非是绕过了中间商的厂家直接供货,否则大多都是假货,因为没人会做亏本生意。

新闻推荐

小区内发生事故该如何处理?市民遭遇轻微事故未获处置提出质疑

车辆在事故中受损记者张威晚报讯昨日,市民黄女士向“柳报维权哥”(微信公众号:liubaoweiquan)反映,19日她与丈夫驾车在燎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入人心2020-10-22 11:58
评论:(直播带货咋成假货重灾区?)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