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是十分常见的一类昆虫,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胡蜂科,其种类非常多,全世界约有5000余种。本文介绍的这类胡蜂几乎家喻户晓,有着超大的巢穴,常被叫做人头蜂、葫芦包等,除了因为有形状比较独特、体积超大的蜂巢外,还因为其毒性较大,当遭受群体攻击时可致人死亡,是名副其实的“杀人蜂”。在秦巴山区,每年都会有人被胡蜂蜇伤,致死事件也时有发生,令人十分痛心。
胡蜂蜂巢内部是什么样的?
林业部门在开展胡蜂消杀工作时摘取了一个基本完整的蜂巢,里面的蜂已经用杀虫剂全部消灭后才敢打开。从死亡的成虫看,这个巢穴可能是基胡蜂(有待进一步鉴定)的巢穴。而且蜂宝宝比它的长辈还要肥一点,看起来很有肉感,所以我国云南等地有食用蜂蛹的传统,有些地方还是直接生吃的。
■结构精巧 质地很轻 整个蜂巢呈卵圆形,内部结构精巧,长约80厘米、直径约50厘米。质地很轻、干燥,牢牢地依附在分叉的树枝上,所以丝毫不用担心在树上时会被风吹落。
■层层巢穴 遮风挡雨 蜂巢有明显的外壳,包裹着内部一层一层的蜂穴,能遮风挡雨、防止日晒。外壳质地薄而轻,可以看出是由一粒粒木屑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内侧有一个个旋涡状纹理,白色和棕色相间,让人不禁联想到梵高的名画——《星空》。
■蜂室密布 “高层”住宅 蜂穴是一层一层的,有十多层,中间大一些,两头小一些。蜂穴开口朝下,莲蓬状到平盘状,其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蜂室,和我们常见的马蜂(另一类胡蜂)巢穴形状有相似之处,只是马蜂住的是“平房”,而这个是高层而已。
避免被蜇 人类应该怎么做?
■遇到胡蜂尽快绕行 胡蜂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在人们的房前屋后、农地周边、道路沿线等许多地方都会有胡蜂巢穴,它们高高地挂在树上,和人类之间相安无事。因此,如果我们遇到胡蜂,只要尽快绕行离开,避免惊扰。
但是,当胡蜂遭到人类侵害或者觉察危险时,就会发起攻击,并用信息素打上标记,指引蜂群对其进行围攻。从目前发生的胡蜂袭人案例来看,多数起因是人们采药、打核桃板栗等农事活动不小心惊扰了胡蜂,从而遭到攻击,这就是为什么胡蜂袭人案例常集中发生在7月至10月份农事繁忙季节的原因。
■妥善处理生活垃圾 虽然胡蜂不主动攻击人类,但是毕竟有致命的危险,还偏偏喜欢把巢穴筑在有人活动的地方,胡蜂更容易获取虫子、含糖水果等食物。我们经常会发现,在路边乱倒的腐烂水果上会有许多前来取食的胡蜂,所以在防治胡蜂时,除了要对房前屋后等人口稠密地区的蜂巢进行排查摘除外,还应提高区域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减少胡蜂食物来源。
■一旦被蜇伤尽快就医 在自然界里,胡蜂具有重要的生态位置,它是许多森林害虫的天敌,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只是当它和人类的活动有了交集时,才会给人类带来危险。提醒大家爱护环境,如果发现人口密集区有胡蜂巢穴要及时联系专业部门摘除,一旦被蜇伤应尽快就医。荣海文/图
新闻推荐
专栏此次法规解释蕴含重大的改革机变,但未来它究竟能带来多大的实际功效,还仰赖今后如何解决更多相关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