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严惩碰瓷方能有效制裁“以弱作恶”者

来源:济南时报 2020-10-15 14:04   https://www.yybnet.net/

公安部14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关于依法办理“碰瓷”违法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公安部法制局副局长李文胜介绍,这是一部专门指导办理“碰瓷”违法犯罪案件的规范性文件,第一次对“碰瓷”行为作出了准确定义。(详见本报今日A16版)

可以说,百姓苦“碰瓷”久矣。现实中,不乏有人故意投机取巧、编造事故、自伤自残后,寻找所谓的责任人讹诈财物。对这些所谓的“碰瓷者”,被讹诈者不敢惹,不愿惹,惹不起。而执法机关基于各种原因,对此类行为往往处理不及时,不果断,导致所谓的弱势身份成了违法犯罪的护身符。

通常而言,人们与他人发生纠纷后,应通过正当的诉讼途径解决纠纷,或者与对方自行协商解决,或者由执法机关介入调查,调解。但是,碰瓷行为则突破了纠纷的正常解决规则。其一,碰瓷者并不是真的与对方发生了纠纷,而是寻找对方的道德污点或者法律“污点”,刻意制造纠纷和事故,成为所谓的“被害人”。其二,碰瓷者在纠纷发生后未必真的希望执法机关介入,而是以报警相“威胁”,要求对方私了。

现实中,被“碰瓷”者往往也不愿报警处理,而是“花钱消灾”。主要在于,其之所以被“碰瓷”是因为存在道德污点或者违法行为。譬如,行为人醉驾或者闯红灯后,被他人刻意“碰瓷”,此时,如果选择报警处理,行为人可能受到更重的处罚,如果选择“私了”,虽然损失了财物,反倒可能逃脱处罚。还有一种情形是,行为人虽然没有严重的违法行为,但担心报警处理后遭遇更多麻烦,选择给“碰瓷者”少数财物以息事宁人。

此外,由于这些碰瓷者的违法情节不是很严重,执法机关也不愿介入处理,或者碰瓷者属于老幼病残的弱势群体,让执法人员感到棘手,无法处理。正是这一现状,让碰瓷者成了无人敢惹,执法机关毫无办法,被讹诈者赔钱消灾的无赖。一些碰瓷者的行为,完全脱离了正常人的认知底线,在他们眼中,规则已经不存在,道理和廉耻更不存在,只要能够讹诈到钱财,什么下作、无耻的手段都可以用上。这让遭遇“碰瓷”的人感到无助和失望,毫无安全感可言。

以法律名义向“碰瓷者”说“不”,是对原有“和稀泥”式执法的否定。这需要执法机关敢于坚持底线,严格执法办案,面对所谓“弱势违法者”时不再畏首畏尾,方能有效制裁“以弱作恶”者,让人们不再对“碰瓷”者敢怒不敢言,进而让社会更有序,人们更有安全感。(史洪举)

新闻推荐

散文 中秋那轮明月

月圆人亦圆。传统节日中,最具诗意者莫如中秋节。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寄情中秋、吟咏明月者俯拾皆是。月亮这一客观存在,承载了...

相关推荐:
水缸与灶台的距离2020-10-15 08:57
猜你喜欢:
评论:(严惩碰瓷方能有效制裁“以弱作恶”者)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