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铎思)银行卡明明在自己手上,却被盗刷,谁该担责?日前,乌鲁木齐市中级法院二审判决某银行承担全部责任,赔偿史某银行卡被盗刷的30万余元损失。
2011年11月,史某在某银行办理了一张以磁条为介质的借记卡。2019年6月11日,史某发现,该张借记卡分26笔通过消费、现支方式共计被盗刷312927.87元,而且消费地点均在国外。
案发当日早晨,某银行给史某发送了银行卡异常交易短信:按照本银行规定,拦截了您尾号****银行卡的一笔可疑交易支出,如为正常交易,请回复“FJYZ卡号”后办理。很快,史某又收到多条某银行发来的相同短信提醒。
此时,史某发现,自己银行账户内余额只有4000余元,遂立即拨打某银行电话,要求挂失,但并未成功。再次拨打电话后,终于成功办理了挂失。此时,该卡内的余额仅剩512.69元。为证明案件发生时自己的银行卡并未丢失,史某立即通过某银行柜台向卡内存入1元钱。
事发后,史某向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某银行赔偿自己银行卡被盗刷的损失。
沙依巴克区法院审理后认为,史某对其银行账户密码未尽到妥善保管义务,判决史某承担30%的责任,某银行承担70%的责任。史某不服,上诉至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
二审法院认为,商业银行应当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犯。史某作为持卡人的安全保管义务应以一般人在正常使用借记卡过程中的合理注意义务为限,持卡人只要按照正常的操作要求使用借记卡,就应当视为尽到了合理注意义务。此外,伪卡交易中,发卡银行与伪卡使用者之间的交易行为对持卡人不产生法律效力。
案发时,史某进行了银行卡挂失、报案并在柜台存入1元钱,而涉案交易行为是他人使用伪造的银行卡完成的。某银行未提交证据证明涉诉交易是他人使用真实的银行卡完成的,亦未提交证据证明史某在用卡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使用借记卡和密码的行为,即无法证明史某对涉案借记卡使用过程中存在过错。
同时,某银行在发现异常交易情况下,向史某发送短信确认,在未获取史某的进一步指令后,完成了多次资金转出业务,由此确认某银行存在过错。
最后,二审法院判决某银行承担全部责任。
新闻推荐
□高路据报道,在杭州交警江干大队新城中队,记者目睹了整个处理过程:一起两车刮擦事故发生以后,过了几分钟,在路面巡逻的铁骑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