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内容
请扫描二维码
本报北京9月4日电(记者杜鑫 窦菲涛 兰德华 吴凡 杨召奎)可以对医院等场所进行7×24小时消毒的智能消杀机器人、通过红外测温和人像对比能筛查疑似发热人员的AI智能测温系统、代替人工全自动进行静脉采血的穿刺采血机器人……这些科技战“疫”利器的集中亮相,成为本届服贸会的一大亮点。而在这些机器的背后,是一个个战“疫”故事。
9月4日服贸会开幕当天,在服务机器人·智能科技专题展区,坎德拉机器人的参展人员向记者演示了该公司一款智能消杀机器人:搭载长方体消毒箱的机器人可以根据工作人员设定的程序在场地里来回移动,机器人上方椭圆形的喷头带有7个喷孔,不停地喷出雾化消毒液。
据介绍,这款可以自动充电、自动驾驶的机器人,曾应用于武汉火神山、雷神山、金银潭等医院,能替代4个专业消杀人员的工作。2月初,为了尽快完成机器人在医院的部署和调试,该公司两位工程师主动请缨前往武汉现场勘测、建模,经过数日调控,终于实现了机器人的落地。
旷视科技的AI智能测温系统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地铁、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在科技战“疫”案例展示区,中国电子学会参展人员郑健告诉记者,这套AI智能测温系统的背后有一个连续300多个小时研发攻坚的故事。
除夕当天,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发布“召集令”,号召科技公司利用技术优势助力抗疫。旷视科技专门成立了应急项目组,很快提出“人工智能测体温”的技术思路,经过连续300多个小时的攻坚,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正式上线,并在某地铁站和政务大厅首批试点测试。
疫情期间,护士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手套,对血管没有手感,再加上护目镜上的哈气,看不见血管,导致采血极其艰难。为此,迈纳士公司提前结束春节休假,相关研发、装配、质检人员迅速到岗,加班加点生产穿刺采血机器人。这款机器人也出现在了服贸会的展示区里。
据了解,服贸会期间,包括上述3款机器以及咽拭子采样机器人、无人配送机器人等10多种战“疫”神器集中亮相在科技战“疫”案例展示区。而在服务机器人·智能科技专题展区还分散有多款战“疫”机器人。
新闻推荐
第一本是健康知识,涵盖营养膳食、按时作息等内容第二本是基本运动技能,包括跑步要注意什么等第三本是专项运动技能,要因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