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在进行介入手术操作
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开展经皮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为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高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人的心脏就像是一台发动机,分为四个腔: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主动脉相当于心脏的输出管道,与左心室相通。主动脉瓣相当于连接左心室与主动脉间的“阀门”,当这个“单向阀门”出问题时,便会导致心脏泵血受阻,或者是血液反流加重心脏负担,严重者可导致晕厥或猝死。
难
78岁老人患上重度瓣膜病
78岁高龄的秦奶奶因反复胸闷、气促发作,来到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治疗。通过检查发现,秦奶奶的心脏瓣膜出了问题,诊断为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由于老人长期患有高血压等疾病,随着年纪的增长,心脏瓣膜发生了退行性病变,连躺着睡觉都成了奢望,经常出现胸闷、浑身无力等症状,甚至在家里走上几步都要休息一下,严重影响了老人和家人的生活。
强
多学科协作制定治疗方案
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孙江滨博士介绍:“对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治疗,传统手术方案是体外循环辅助下开胸直视行主动脉瓣置换术,但经过缜密的术前评估,秦奶奶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严重,同时年龄大、心功能差,传统外科手术风险极高。”
心脏中心外科团队对秦奶奶的病情及检查结果进行了仔细汇总、分析,孙江滨副院长带领心脏中心三病区陈磊副主任、胡玉宝副主任、麻醉科张文斌主任、蒋洪宇副主任、超声科、医学影像科等团队成员细致讨论后,一致认为可为其实施经皮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以此来为心脏换上新的“阀门”,解决心衰症状。
经皮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是指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手术无需开胸,因而创伤小恢复快。
精
厘米切口妙换“心脏阀门”
经过术前仔细研究患者全身血管及瓣膜情况,手术程序及术后可能的并发症。8月27日,心脏中心外科手术团队为秦奶奶实施了TAVI手术。
术中,在导管室内,10余名医护人员紧张地关注着血管造影机屏幕上的动态,整个手术操作行云流水,所有人员配合流畅。置入导丝、导管,固定瓣膜位置、释放瓣膜等操作一气呵成,手术宣告成功。术中心脏超声提示秦奶奶的主动脉瓣返流消失,瓣膜位置良好。
据悉,TAVI手术是近些年兴起的为解决不适合传统手术的高龄、高危或禁忌主动脉瓣疾病病人治疗的新兴术式,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延长寿命,更能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因为治疗人群高龄化,身体状况较差等因素,每一例TAVI都是高危手术,这对医疗团队的临床经验、技术能力、整体配合等方面的要求非常严苛。
孙江滨介绍,目前退行性瓣膜病已成为老年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晕厥和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7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主动脉瓣病变的比例为3%-5%。患者早期通常没有症状,疾病发展较缓慢,常被忽视。但一旦出现胸痛、乏力、昏厥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则预后极差,平均生存期仅为2至3年,猝死风险高。老人若出现稍活动就气促,胸痛甚至晕厥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廖国梁文/摄
新闻推荐
开车上路遇上交通事故,多少时间可以拿到车险赔款?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车意险理赔部车物管理经理沂蒙给出的答案是:一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