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吗?”“买房吗?”“办保险吗?”面对诸如此类的推销电话或者广告短信,你是否感觉不堪其扰而又无可奈何?针对这一乱象,国家又出手了!8月31日,工信部发布的《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此外,工信部还将组建全国统一的“谢绝来电”平台,并鼓励手机用户向12321受理中心投诉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
未经同意不得发送商业短信或拨打商业电话
相比现行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把“商业性短信息管理”章节扩充为“商业性短信息和商业性电话管理”。
在商业性短信息和商业性电话管理章节,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用户未明确同意的,视为拒绝。用户同意后又明确表示拒绝接收的,应当停止。
在法律责任上,违反上述条款的短信息服务提供者、语音呼叫服务提供者将由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向社会公告;情节恶劣的,吊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并回收相应码号资源。
征求意见稿要求,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发送端口类商业性短信的,应当确保有关用户已同意或请求接收,并保留用户同意凭证至少5个月。
短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擅自改变电信网码号用途,不得将用于发送业务管理和服务类短信息的端口用于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无正当理由不得对用户接收业务管理或者服务类短信息进行限制。
基础电信企业为端口类短信提供网络接入的,应建立相应技术和管理手段,防范发送业务管理和服务类短信息的端口被用于发送商业性短信息。
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发送端口类商业性短信息的,应当在短信息中明确标注通过其服务发送短信的组织或个人的名称、联系电话,提供便捷和有效的拒绝接收方式并随短信息告知用户,不得以任何形式对用户拒绝接收设置障碍。
将组织建立全国统一的“谢绝来电”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工信部将组织建立全国统一的“谢绝来电”平台,引导相关组织或个人尊重用户意愿规范拨打商业性电话。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依托“谢绝来电”平台提供“谢绝来电”服务,采取便捷有效的方式登记用户关于商业性电话的接收意愿,并依据用户意愿和双方协议约定提供防侵扰服务。
在投诉方面,用户认为其受到商业性短信息或商业性电话侵扰,或者收到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性内容的短信息或电话的,可向12321受理中心进行投诉。
对于信息完整、准确的投诉,12321受理中心应当在接到投诉3个工作日内转送相关企业核查处理。相关企业经核实后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并在15个工作日内向12321受理中心反馈处置结果。12321受理中心收到处置结果后3个工作日内向用户反馈处理结果。
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骚扰电话市场状况与用户感知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骚扰电话拨打数量超过500亿次,近七成网民遭受过骚扰电话,占比为69.7%。从频率上来看,85.4%的受访网民每周都能接到骚扰电话,其中每天接到5个以上骚扰电话的网民占比达到8.5%,骚扰电话对于大众的滋扰已属于高频行为。在报告对网民接到的骚扰电话类型的调查中,贷款理财排名第一,占比71.4%;保险推销、房产中介、信息诈骗、产品推广、教育培训紧随其后,占比分别是50.3%、42.9%、33.3%、20.4%、10.9%。此外,超过九成网民对骚扰电话的治理情况表示不满,其中表示“不满意”的占比55.3%,表示“非常不满意”的占比38.2%。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新闻推荐
律师提醒:要选择正规公司的代驾,避免受损随着“喝酒不开车”的理念深入人心,代驾成为一种常见的职业。最近,长沙市民小西(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