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经典魅力源于艺术匠心

来源:榆林日报 2020-08-12 08:37   https://www.yybnet.net/

崔文佳

这个暑期,曾经霸屏的央视版四大名著电视剧再次火了,只是这次的“打开方式”有所不同,许多人热衷于在视频网站边发弹幕边看剧。在某视频网站上,四部经典近一个月的播放量均达千万级。这不禁引人思考:对于台词都熟稔于心的老剧,网友为何热情不减?“经典+弹幕”的形式又给我们什么启示?

每一代人的文化喜好和审美取向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而央视版四大名著电视剧不仅陪伴了很多人的成长,还能让更多年轻人欲罢不能,足可见经典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这种魅力从何而来,是所谓的“大IP+大流量+大制作”吗?若以当代标准审视,《西游记》充斥着“特效”,但六小龄童的眼睛一转,大圣的机敏就活灵活现;《红楼梦》没用一个“流量明星”,但耗时两年的选角和培训,让十二钗都宛如书中走来……事实证明,经典的魅力更多源于创作者对于艺术的匠心。无论什么时候,内容为王都是文艺创作不变的铁律。

经典永恒,每一代人都有自己表达热爱的方式。或许一些人不解弹幕刷剧之火,但要看到,在互联网社交渐成趋势的当下,这种即时性评论满足了观众的表达欲,也让人找回了家人围坐看电视的热闹劲儿。很多弹幕内容与相关视频细节构成的图文对话,更成为一种“二次创作”,在“闲聊式社交”中为经典增添了新的生命力。“经典+弹幕”,为经典抵达年轻一代找到了创新方式,对于今天的文艺创作不乏启示意义。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什么是好作品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特别是现在的青年,本身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早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互动方式。引导其感悟经典、传承文化,口号式强推不管用,僵化说教适得其反,须找到对味儿的交流方式。近些年,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历史文化纪录片,到“我们的太空”“平安北京”等一众官方号走红,其要义都是架起了一座与“后浪”有效沟通的桥梁。代际的隔阂被打通,经典传承的隔阂也将随之被打通。

文艺经典的成功秘诀,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讲好故事”。“弹幕版”四大名著走红,是一个洞察当代青年社交文化的缩影,相关从业者坚守匠心、敢于创新,一定会有所感悟。 (据《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选“兴趣”还是选“收入”? 透视高考专业选择取向之变

□新华社记者胡浩赵琬微近日,湖南女孩钟芳蓉以高分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引发社会热议。不解者认为冷门专业没有“钱途”,赞...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经典魅力源于艺术匠心)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