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武汉遭遇连番暴雨袭击,长江水位持续上涨,7月以来,受汛情影响,武汉一些洲滩民垸被迫破垸行洪,以缓解防洪压力,将洪灾损失减小到最低。行洪前,为确保洲滩民垸内人员安全,相关区域群众须提前疏散转移。在武汉市黄陂区、江夏区、蔡甸区、洪山区等区域,近千名转移群众分别住进了四个防汛安置点,成为“暂住居民”。
8月7日2时,长江水文网数据显示,长江武汉关水位27.29米,退出警戒线,距离7月7日进入27.30米警戒水位,整整1个月。
随着防汛形势好转,110名暂住居民陆续离开位于黄陂滠口第三小学的南湖村安置点,返回家园。83岁的黄全成7月31日离开安置点时,都十分不舍。7月上旬,他和村民们避汛转移到安置点。每个安置房间都有空调,床上用品都是新的,暖水瓶、免洗消毒液、电蚊液,全部都免费,还有志愿者提供服务。
“7月11日,当得知滠口第三小学要改造成为临时安置点,50多位志愿者赶来这里通宵布置。”24岁的吴静是这所小学的数学老师,在这个安置点当志愿者,“安置点人多的时候,我们每个志愿者负责一个安置房间,除了日常的打扫,每天三餐都送到群众的手中。”吴静说,志愿者基本上都是90后,大家都把“暂住居民”当成亲人照顾,有时间就和老人们聊天,带小孩们踢球,千方百计帮他们解闷。
转移群众刚到安置点时,情绪比较低落。吴静介绍,为了更好地安抚转移群众的情绪,志愿者中的音乐老师还带着大家跳舞唱歌。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对仍然处于严格疫情防控期间的避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武汉市委市政府强调,必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安置点要把工作做得更细一些。除了备齐必要的生活、防疫物资,还要做好基本医疗服务、蚊蝇消杀、防暑降温等工作,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安置点设施齐全、服务周到,居民还能享受丰富的文体活动。
“安置点提前为他们准备好了床被、洗漱等生活用品,拎包入住。”山坡街党工委副书记张捷介绍,此前街道已做了应急预案,预备了50张床,腾出了6间教室,转移群众临时入住后,又装上了新的热水器、防蚊纱窗等。
因长江水位持续上涨,天兴洲于7月11日主动扒口行洪。按照武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要求,7月7日完成岛上457人的转移工作。对于无法投靠亲友的居民,洪山区设置街道口小学东方雅园分校为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各类人员126人。
为避免村湾旁的通顺河突然涨水,危及居民生命安全,69名三合村居民集中转移至消泗中学安置,其中包括12名14岁以下儿童。在蔡甸区消泗中学三楼教室里,孩子们每天都有丰富的文体生活。消泗中学负责人何定文介绍,该安置点一共腾出9间教室,铺设72张床位,用来安置转移群众,并配备有两名医护人员,24小时常驻提供医疗保障。同时,学校老师和两名大学生志愿者还为安置儿童提供教学陪护。消泗中学语文老师廖红霞介绍,“每天上午、下午各安排两个小时课程,以音乐、美术和手工为主。”
随着汛情趋缓,部分村民开始陆续离开安置点。“离开安置点后,当务之急是恢复生产。”张捷鼓励返家的居民,近期街道会根据相关政策,全力帮助大家恢复生产。
新闻推荐
致78人死亡江苏响水爆炸案开审 15名公职人员分别构成玩忽职守罪和受贿罪
案情简介:2019年3月21日,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生态化工园区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