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乐见疫情催生“从医热”

来源:济南日报 2020-08-06 11:25   https://www.yybnet.net/

□罗志华

8月初,上海约5万高考生陆续在志愿填报系统上完成志愿填报并签字确认,最早一批“准大学生”将成为被名校“强基计划”和11校综评批次录取的考生,其中不乏医科院校。部分优秀学子因敬佩“抗疫英雄”,在填报志愿时选择医学。(8月5日《解放日报》)

今年不光上海如此,在很多地方,高考填报志愿时都出现了“从医热”。受疫情影响,很多考生被医务人员的抗疫表现深深感动,立志和他们一样,做守护健康的白衣卫士。但疫情只是为“从医热”添了一把火,拉长视野来看,这股热度其实已经存在,其主要原因在于,决定考生是否选择医学专业的负面因素在逐渐消除,而正面因素又在不断累积。

过去考生不愿选择医学专业的重要原因,是暴力伤医、聚众扰医等案件频发,让医务人员缺乏安全感。随着医闹入刑、将医院列为公共场所等强化医院安保的法规陆续出台,保障医务人员安全的法治基础日益坚固。民众的直观感受是,医院里拉条幅、设灵堂、摆花圈等现象已很难再看到。尽管极端个案仍偶有出现,但总体而言,这类案件已大幅减少。今年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言人透露,暴力伤医、聚众扰医类案件在2018年同比下降29%,2019年又同比下降48.9%。

认为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大而不愿从医的人不在少数,但这方面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对比每年发布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出,医务人员数量增加趋势十分明显。比如2011年末我国执业(助理)医师241.3万人,注册护士204.8万人,但到了2019年末,执业(助理)医师达386.7万人,注册护士444.5万人。医务人员数量增长很快,平摊到个人的工作量就会相应减少。

随着医疗“强基层”战略的实施,医务人员忙闲不均现象也得到大幅缓解。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基层门诊量已连续32个月增幅高于二级和三级医院。基层不再“门可罗雀”,大医院的工作量就会相应下降。且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分级诊疗、远程会诊等模式也趋于定型,医务人员只会从繁重的工作中进一步解脱,担心医务人员太辛苦而不愿意从医,就会日益显得不合时宜。

因此,对于今年高考过后出现的“从医热”,既要看到疫情这个短期影响因素,更要看到大环境改变这个起决定性作用的长期因素,这种趋势预示着,医学专业不仅今年热,更可能年年热、持续热,初热尚未炽手可热时,或许是选择医学专业的最佳机遇期。

新闻推荐

在门外坐一会儿

□无锡陆锋汪曾祺在《人间草木》中写: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战高温 比技能2020-08-06 10:37
评论:(乐见疫情催生“从医热”)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