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食品不得标注零添加等字样”“一般食品标识不得强调适合特定人群”两大话题双双引发热议。其实,这两大话题都源于一则新闻:《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
何谓食品标识?说白了就是食品及其包装上的文字或图片等。《意见稿》共计七章、五十四条具体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如“没有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标准等规定的,一般食品标识不得强调适合特定人群”。近些年,母婴水概念走红,不少矿泉水品牌都推出母婴水产品,并标榜“天然”“适合母婴”。再如“食品标识不得标注零添加、非转基因等字样”。无论是“零添加”,还是“非转基因”,都是食品包装上的热门词汇。前者用得比较多的是酸奶和酱油品牌,后者则颇受食用油品牌“青睐”。
之所以在包装上明令禁止此类字眼,是因为其会对消费者造成强烈的误导,正如有些网友所说,“不过是在玩文字游戏,并没有什么实质的东西。”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零添加”。所谓“零添加”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添加本来就不允许添加的;另一种则是允许添加但没有添加。第一种“零添加”就像在牛奶包装上写“未添加三聚氰胺”一样毫无意义,因为这本来就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第二种“零添加”则会让消费者以为“有添加”有害健康,但既然是允许添加的,那就意味着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危害,而且食品的质量也不是以食品添加剂的加入种类多少来判定的。由此可见,“零添加”类文字游戏,不过是企业利用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玩的噱头而已。现在监管层出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的此类行为加以约束,不仅能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而且也能遏制行业乱象、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面对监管层的持续发力,企业必须明白一个道理:玩文字游戏行不通了。而且,一味玩文字游戏只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食品不得标注零添加等字样”“一般食品标识不得强调适合特定人群”双双引发热议,足以说明消费者对于此类误导行径的深恶痛绝。如今,消费需求在升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饮食健康等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一些企业却以文字游戏来回应这种升级趋势,显然是步入了歧途。企业只有与消费者“相向而行”,顺应其需求推动供给升级,包括产品的创新、服务的提升等,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心。据《广州日报》
新闻推荐
今年高考志愿季,有两位同学的选择格外引人关注,碰巧还都是女生。眼下,她们都已“押定离手”。在江苏考出430分高分的淮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