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柳
主持人语:骗子行骗,主要是抓住受骗者“有求于人”这一心理弱点,加上信息不对称,不少家长和学生中招。万变不离其宗,防止上当受骗,关键在于家长和学生提高警惕,不盲从、不轻信、不侥幸。
2020年高考大幕落下,接下来如何填报志愿,不仅事关考生的利益,也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一环。而每年高考过后,都是涉考诈骗案件的高发期。日前,教育部梳理汇总了近年来出现频率较高的高考假新闻、假信息。各地也不断发出预警,提醒考生和家长切莫上当受骗。
高考诈骗的手段五花八门,如谎称靠关系录取,能弄到“内部指标”。还有以“特长生加分优惠”诱骗的,称能办理艺术、体育、小语种等各类“特长生”加分。有人自称有“路子”能让不够一本线的考生被录取到一本院校,不到本科分数线的能被录取到本科院校。甚至还有的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事先打入银行账户内……
然而,高考录取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都在网上进行,严格执行已公布的招生计划,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更不会向家长收取高额费用。所谓“有门路”或“靠关系”甚至能让不够一本线的考生录取到一本院校等,完全是胡说八道,只为了诈骗钱财而已。这是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不懂招生政策进行欺骗的典型。
此外,通过散布“考试未过,可内部操作”等信息,向考生和家长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查分链接,一旦点击进入,手机立即中毒,导致绑定的银行卡账户、密码等泄露,造成资金损失。还有冒充教育局、财政局等政府部门,通过电话准确报出考生姓名、学校等信息,谎称学生可以领取补助金、助学金,诱导学生或家长在ATM机转账操作。
对此,各地都在高考前后发出预警,而且长期以来严格执法,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取证,实施全方位精准打击,对“高考骗局”形成了围堵之势。遗憾的是,每年都有人中招。可见,防高考诈骗不能仅靠打击唱“独角戏”,即使严厉而精准的打击,也仅是辅助手段,最好的防范措施,就是考生和家长切莫相信“天上能掉馅饼”。
总之,防高考诈骗,在堵死诈骗空间、严厉打击的同时,考生和家长必须擦亮双眼。对于网络上出现的各种高考录取信息,千万不能轻信。虽然惩治高考诈骗的高压态势不减,但终究需要考生和家长的配合。只要考生和家长不为骗子的花言巧语所动,骗子就无法得逞。
新闻推荐
黎青作□付彪记者调查发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高校、部分专业为追求就业率“好看”,变相要求毕业生提供就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