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上海从曾经的小渔村发展为如今的特大型城市,从来不缺少拥有实干精神的奋斗者。他们是这座城市里平凡的工作者,却兢兢业业书写历史。
4月6日起,澎湃新闻推出“新时代·奋斗者”系列稿件,向家国追梦人致敬。
每到夏季,王素青的工作就进入了无休的状态。
这是上海马陆葡萄公园一年中最忙的时节,从六月到十月,50多个品种的葡萄接二连三地熟了,整穗、疏粒、套袋的精细化工作排满了整个夏天;刚出梅雨,又入三伏,每一次的气候变化都与葡萄的生长息息相关。
从学校毕业后,王素青扎根于此,在这个园子里度过了12个没有休息日的夏天。如今,她是马陆葡萄公园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葡萄园的面貌早已和她记忆中的传统农业相去甚远——设施大棚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物联网的应用日渐取代了繁琐的人工劳动。
但无论技术如何革新,与农业打交道的人,依然和土地保持着亘古不变的牵连,生活的轨迹始终与作物的成长重叠在一起。
“做我们这一行,最忙的时候也是最幸福的时候,因为你以前的辛苦付出,都是可以看到回报的。”王素青说,“植物的生命力在于,你给予它多少心血,它就回馈你多少成果。”
王素青 受访者供图
“我很能吃苦”2007年冬天,研究生三年级的王素青收到了马陆葡萄研究所的面试通知。彼时她对葡萄园的想象还停留在童年时期家乡的纯露地种植,那是1992年,在河南济源,王素青的父母拖着背包式的老式喷雾器到葡萄地打药,王素青跟哥哥就在后面帮忙托水管。
第一次来到马陆葡萄公园,她才惊觉原来葡萄还有这么多品种,葡萄园可以如此现代化。
“那时他们向我讲解每个品种的特性和成熟期,我心里想,我得干多少年,才能把这些品种都记住啊。后来我发现,葡萄其实和人一样,有“大众脸”,有“生面孔”。”如今的她,已经能对不同品种的葡萄如数家珍,就像说起相识已久的老朋友。
时隔多年,面试当天的很多记忆都已模糊,但她还能清楚地想起,在简历的自我介绍那一栏,她认真写下了“我很能吃苦”。研究所的所长单传伦问她:“在一线的农业单位,即使是女生,也需要下地,不是整天待在办公室打打电脑、整整材料就可以的,也是需要吃苦、要求实干的,你怕吗?”当时的她态度坚定地回答:“我可以的”。
马陆葡萄公园不只是普通的果园,而是集种植、研发、示范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葡萄产业基地。因此,王素青的工作涉及生产、市场、宣传、科研等方方面面。她不仅要负责葡萄园繁杂的体系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认证,也管理着每年暑期的导游接待。农田里的工作更是时刻牵动着她的神经:自制有机肥、修剪枝条、整花序、疏果粒……一年到头,她几乎一刻也不得喘息。
今年四月的一天,为了让葡萄园发挥其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价值,王素青在科普园内支起一架人字梯,爬上爬下480次,为园中近120个品种的240株葡萄树挂上标签,一天下来,“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这样原始的、根植于田地里的劳动,在王素青看来,是农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虽然现在有了4D投影之类的现代科技手段,我还是相信,再发达的技术,也不能完全取代人和植物之间直接的联系。我们做这件事,是为了让大家直观地看到不同品种的葡萄之间枝干和果实颜色的差别,静下心来观察植物如何生长。虽然辛苦,但很值得。”王素青说。
2013年,王素青怀着身孕,依然奔走在葡萄园工作的第一线。次年,女儿出生了,小名“果粒”。成为母亲后,王素青一如既往,用全部心血呵护着园子里每一颗葡萄果粒,却唯独没空陪伴女儿这颗最珍贵的“果粒”。在王素青的朋友圈里,有一篇女儿写的日记:“我的妈妈每天虽然钱赚得不多,却很辛苦。我妈妈很能吃苦,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
马陆葡萄
葡萄田里的革新与坚守2012年春天,所长单传伦突然提出,让王素青尝试按照自己的四指宽,整巨峰葡萄的花序,只留下5公分左右的穗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葡萄在生长过程中,得到更集中的营养供给,结出更高品质的果粒。
当时,这样的实验在很多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四指宽的花序奇小无比,很可能达不到生产的标准。马陆葡萄公园的总经理单涛急了,试图叫停王素青:“你这样子弄,哪还有什么葡萄啊?”
王素青心里也打鼓,但她的倔劲儿上来了,“没试过怎么知道最后能不能成功”。从早到晚,她每整一串花序,就不厌其烦地用自己的四指去比一次,长了怕达不到实验效果,短了怕不符合生产标准。一个棚的花序整形,平日里只需两三个小时就能完成,而她花了一整天。
之后,她便是每天测花序长度、关注天气变化,慢慢的,花序长了一点、再长一点,直到赶上生产的长度。最后疏粒环节中,实验地因为留了穗尖、单穗果粒较少,提高了疏粒的效率。而最后成熟期,每串葡萄保持在标准的40-45粒,颗颗晶莹饱满,印证了巨峰留穗尖的可行性。
2018年,马陆葡萄公园引进了一系列物联网技术设备,完成了150亩连栋棚的自动化改造及4000平方米温室的智能化改造。连栋棚内安装了卷膜器和电磁阀,实现自动灌溉、肥水一体化、自动喷药、臭氧水消毒、补光、补气等自动化功能。通过手机智能终端,种植人员能实时监控智能大棚内的光照、温湿度等数据。
园内的很多工作人员已经年逾五十,对电子设备颇为陌生。技术推行使用的最初,王素青总能收到员工忘记账号密码、操作失败的问题,但她领着大家一一克服,把这场革新坚持了下来。
物联网代替了大量人工劳动,但王素青从来没有放弃过“下地”。寒来暑往,四季的更迭在一场雨和一声雷中悄然发生,每当天气阴晴不定、气温忽高忽低,王素青心里就满是牵挂,总要亲眼确认过葡萄处于安全的环境中,才能安心。
“千百年来,农业的根基都在土壤里。新的技术减轻了我们的负担,但替代不了我们和土地之间直接的关联。种葡萄的人,永远是要下地的。”她说。
这份对土地的赤诚热情,在总经理单涛看来,是王素青这个研究生学历的农村孩子身上最难得和珍贵的品质。这些年来,单涛曾跑遍全国多个城市,为公司招收农业专业的大学生,却总是无功而返。大多数学生都在毕业后都转去了能进写字楼、坐办公室的行业,愿意从事农业工作的寥寥无几。
“一个农村孩子,上学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跳出农村,让自己和后代远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单涛说,“如果一个人在考上了大学和研究生后,依然愿意选择农业、回到土地,那肯定是因为真心的热爱。”(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戴方庆)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教育学生关爱生命,严防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7月10日,天津路中学邀请日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