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古人的“毕业季”是什么样的?

来源:淮河早报 2020-07-06 07:50   https://www.yybnet.net/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又是一年“毕业季”。无论古今,毕业是一种离别与伤感,也同样是一种祝福与期盼。为了纪念曾经的美好,今天的毕业生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自己在校园的最后时光。那么,古人也有类似的毕业活动吗?他们的“毕业季”是什么样的?

序曲

解试之后各地大办“乡饮酒礼”

古代没有严格的学制,也就没有固定的毕业期限,科举考试是古代的“毕业考”,那他们的“毕业季”活动自然也安排在科举考试前后。第一批的活动叫科举宾贡宴饮,首先是由州府长吏为其举办的“乡饮酒礼”,一般开始于举人通过州府举行的解试后,表示对人才的礼宾。普通读书人经解试、省试两级考试后,获得授官资格。在这两级考试之间,各地官员会为通过解试、即将赴京参加省试的学子举行盛大的乡饮酒礼,一来庆贺他们通过第一级考试,二来也祝愿他们在接下来的第二级考试中有优异表现,为家乡争光。

科举考试中的乡饮酒礼,虽然早在隋文帝时就已有诏书予以确认,但直到一百多年后,在唐玄宗颁行的《大唐开元礼》中才正式确立了地位。在《大唐开元礼》中,后者独专了乡饮酒礼之名,乡饮酒礼与科举宾贡结合起来,成为定制。后来第一级考试之后的“鹿鸣宴”“鹰扬宴”沿袭了科举宾贡宴饮的传统,拉开了古人“毕业季”的序幕。

重头戏

拜主考拜宰相再拜皇帝

酒足饭饱这些新科及第的“毕业生”们,要参加谢恩、过堂、期集等一系列活动。首先是拜谢主考官的“谢恩”。唐代省试放榜之后,榜上进士,要一同前往主考官的府邸,感谢考官拔擢之恩。各位及第进士按名次排好队,状元出列致辞,接着进士们一一拜见主考官,作自我介绍,并致感谢之意。随后,主考官便要带领新科进士到中书省都堂去拜见宰相,是为“过堂”。过堂前,新进士们得先到大明宫光范门内集合,宰相到达之后,相关官员会过来收取进士的名纸,紧接着主考官带领进士们进入中书省,在都堂依次站立。主考官向宰相行礼毕,仍由状元代表致辞,其余进士依次自我介绍并致谢,和谢恩时一样。

宋代,皇帝为防止考官与门生结为朋党,明令禁止新科进士向主考官和宰相谢恩,亦不准自称“门生”,因此谢恩、过堂仪式都逐渐衰落。考试增加殿试之后,所有进士及第者均为“天子门生”,唐时向主考官谢恩之礼也变为诣合门向皇帝谢恩,由新科状元率领诸及第进士上谢恩表,称为“朝谢”。之后,元明清三代亦延续了这一礼节,朝谢也成为古代“毕业生”们通过考试后要做的第一重要之事。

到了清代,进士除了拜谢皇帝之外,还要专门赴国子监和孔庙拜谒孔子,并在那里举办他们的“毕业典礼”。届时,诸进士由状元率领,在孔庙向孔子行礼后,更换补服,前往国子监彝伦堂拜谒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祭酒、司业。接下来,三名“校长”分别向状元、榜眼、探花进酒并簪金花,其余诸进士由祭酒、司业的属官进酒、簪红花。这一仪式被称为“簪花”,于古人而言,这就是象征着他们顺利通过“毕业考”、完成学业的“拨穗”了。

在国子监还要进行一项活动,那就是立题名碑。据说这最初起源于唐代进士张莒的一时兴起:唐中宗神龙年间,初中进士的张莒在游览长安郊外的慈恩寺时,兴致突发,将自己的大名题在大雁塔下。若有人将来做了卿相,还要用红笔将名字改过。“雁塔题名”一度成为学子莫大的殊荣。宋代以后,因京城迁离长安,不复有雁塔,遂改为在国子监立题名碑。

狂欢

高规格的琼林宴

进行完严肃繁复的礼仪活动,终于可以尽情地“毕业狂欢”了,时谓“期集”。首先少不了的是“毕业聚餐”,即黄梅戏《女驸马》唱词中提到的“琼林宴”。它是皇帝专为款待新科进士而举行的宴会,因北宋时赐宴地点位于皇家花园琼林苑中而得名,在不同时代又有“闻喜宴”“恩荣宴”等别称。

除为文进士设立的“琼林宴”外,还有为武进士举办的“会武宴”,均群英荟萃、金鼓喧阗、排场浩大。这两场宴会最初是新科进士凑份子来筹办的,但朝廷也会有所表示,如赐宫廷美食、赐酒、赐钱等。

此外,进士们也会筹办自己的宴会,尤以唐代的“曲江宴”为胜。曲江宴因设于长安城东南的曲江一带而得名,往往是古人“毕业季”的最后一项活动,吃完这顿,大家就各赴前程、各奔东西了,故而又称“离会”,就像现在大学毕业时候的散伙饭。

旅行

贵胄公卿趁机选婿

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毕业旅行”,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当时还存在专门筹办相关业务的民间组织,称为“进士团”。“毕业旅行”常在春天举行,目的地以曲江为多。

那时正是曲江最美好的时节,刚刚蟾宫折桂的新科进士紫陌寻春,看见满眼的旖旎风光,心情自然十分欢快欣喜。孟郊的《登科后》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便将这种喜悦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

普通百姓往往让儿子以进士为榜样,刻苦求学,以期将来加入那游玩的队伍;贵胄公卿则仔细观察、留意这些科场新贵,为待字闺中的千金物色伴侣。有时,皇帝也会亲临新科进士的“毕业旅行”,甚至为心爱的公主挑选驸马。不少新科进士就在此时被相中,甫一“毕业”再中头彩,引得众人艳羡不已。这些侥幸得入贵族甚至是皇族的“幸运儿”,在外人看来似乎风光无限,飞黄腾达指日可待。诚然,其中确实有像陈世美一样攀缘权贵、忘恩负义之徒,可更普遍的是,寒门学子并不适应贵族之家的繁文缛节,有的还被迫舍弃家乡的发妻,忍受贵门之女的娇蛮,婚后生活并不如意。

初入官场的进士们,也会像如今的职场新人一样,感受到书本与现实的种种差距,个中不适与苦楚才是他们“毕业季”过后所要面临的第一个严峻考验。

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五位一体”促安全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李世成)今年以来,攀煤太平矿紧紧结合矿井安全生产实际,突出把安全教育、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门扣上的野菜2020-07-06 01:09
评论:(古人的“毕业季”是什么样的?)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