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雨意微凉读“祭侄”

来源:兰州日报 2020-07-05 00:51   https://www.yybnet.net/

一夜淅沥小雨——其实醒来才觉出,一个蠢睡人,真真辜负了“一丝一忽,指到音绽,幽趣无限,……有间杂高下之轻”的小雨。

迷蒙里听得屋檐上雨滴,答、答滴。窗外几株大槐树,密匝匝的叶子上蓄满了雨水,积不住的,叶子晃一晃,雨水就落了下来。禁不住的时候,多么简单,叶子一点儿也不勉强,人心里若能如此,那该多好。

真是喜欢屋瓦上的答答雨滴声。天上的水落下来,敲打历经了火的泥土,还有在泥土里沉积了那么久的时间。雨声最好听的,就是这打在青瓦上的声音吧。

起来,沏了茶,不吃什么——吃了什么似乎就是蠢的,接着看《祭侄稿》。看这法书是要洗沐洁净的。已经看了几天了,还在看,心里老想,大书家颜鲁公若没这《祭侄稿》,艺术上会是叫人遗憾的,虽然这话那么残忍——艺术的残忍。

还是不说了,说这字吧。也许,真的可以说几句什么。也许,不过是废话。这件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的麻纸行书,纵不过尺,横三尺余,二十三行,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字的草稿,竟然是如此而来,真是叫人不忍说。

元代张晏尝言:“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心手两忘”。《祭侄稿》骨肉死别之痛,直是锥心。“心手两忘”,忘亦不忘,而颜公手能执管,于未干血刃上书写,心之痛,痛已绝。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颜真卿之兄颜杲卿为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谥“忠节”。颜真卿时守蒲州,即着杲卿长子泉明,洛阳寻找安史之乱中被杀的季明、杲卿遗骸。壮士扼腕,本该彰显,却延迟两年才获此追赠,颜真卿黯然无语,以至于在草拟这篇祭侄文时,于笔锋间终于按捺不住。颜真卿忠厚陈睦,米癫虽是狂傲不羁,但是对《祭侄稿》却五体投地,叹服为“最为杰思,想其忠义愤发,顿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在于此书”。

草稿开篇“维乾元元年”,是古老文体,比起现在的某年月日庄重得多。“维”字整饬,虽然是草稿,但字的部首与偏旁两部分却是有些间隔开的,甚至稍稍有些松散。“乾”字亦然。就书法本身说,这两个字的间隔都稍稍大了一点。颜真卿写这两个字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是回忆,隐隐的痛楚又起来那样,有点神思恍惚,心手不在。

写到“乾元”的“元”字时,才回过神来。第二个“元”字写法有意回避了。“岁次戊戌”,写到“戊戌”,心里隐痛又起,那叫人痛不欲生的一年啊。大书家寻常时候绝不会如此,“戊戌”两个“捺”竟然几乎一样。到“九月”始回来,醒了一样,叹气而连笔,笔速也稍加快。“庚午朔三日壬申”,无甚可说。“第十三叔”初稿为“从父叔”,颜真卿要强调“第十三叔”,遂涂去。此一涂,虽然只是轻轻圈去,看似无意,如此而已,却轻而痛。认真于排序,也是因为此“十三”与颜真卿的血肉相连,是颜氏一族血脉。

接下来,入正题。“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夫(此处脱一“大”字,脱即脱矣!),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赠”字之前,是另一字,书家止写了左边的部首,顺手就涂去)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此一段,景语皆情语,无甚可说。可以说的是“清酌庶羞”四字间隔的远。本是熟语,写下去就是,却有这样的间隔。尤其是“酌”与“庶”之间,尤其远,令人不解。也许是颜真卿思虑之后如何写,内心掂量,节制如此。如此的间隔,犹如语速的缓滞,亦是庄重。“祭于”之后,至“亡侄”,二字笔势忽地轻了,为内心的沉,腕下怕惊扰了似的。“赞善大夫季明”六字亦然,约略轻盈。此后,“之”字简略。此一“之”字,多少书家迷恋,腕下横斜一转,忽地轻简,为后面行文之轻之重,留下多少天宽地阔。之后的“灵”字,沉,真有庙堂之沉。现在简写的“灵”,已经没那感触了,太轻薄甚或轻贱了。书法的繁体,某些字,是没有办法,不能简的。也如“坝”,繁体的“坝”,“土”、“雨”、“革”、“月”,勾连起来,何等气势。想起来叫人痛心。再往下,“惟尔挺生,夙标(“标”字右半个,也是涂去再写的。《祭侄稿》里涂去修改的,若都能看得清楚,足可以琢磨颜鲁公心迹。鲁迅的手稿,涂抹修改部分,大略清楚,看起来颇有意思)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凭积善”涂去,也许是颜公觉得,死即死了,有什么可以多说的呢。尤其一“善”字,叫人想到不得“善”终,深深刺痛了。尔后,“方期戬谷,何图逆贼开衅,称兵犯顺”。此之后,书家忽地空出一个字的位置,为何?也许真是不知道该写什么,要想想。再后才又“尔父竭诚”(“竭诚”先是写作“□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老哥哥“竭诚”,命却如此。再下来,“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受命”二字之间,奇怪,本该连在一起的词语,却忽地断开那么远。颜鲁公由此“命”想到了些什么呢。

“原”字之后,“仁兄”之前,又断开。“仁兄”至亲,却阴阳两界,永不再见。呜呼。“仁兄”前,空一格,亦是庄重,恍若生时与仁兄书简也似。“仁兄爱我,(涂去一“恐”字)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细读“凶威大蹙”,到“贼臣不救”之间,文气似乎断了,中间似乎还应该有些什么句子才好。没有转折,忽地就到了“贼臣不救”,叫人疑虑。有深谙古文气脉者,有以教我。

尔后,“贼臣拥众不救”,是情绪急迫,而立改为“贼臣不救”。拥不拥众,关键在“不救”,言语加快,若鞭笞斥责。到“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似乎刚又蘸了新墨,墨色哀哀若新丧。“巢倾卵覆”之后,再次停顿,似有一口怒气徐徐呼出,边呼边写,气尽处得歇一歇。之后,“天不悔祸,谁为荼毒?!”怨愤之气,自肝胆而起。颜真卿怎么可能不想起他屡遭谗言。一“谁”字,指谁?也并非单一吧!四朝元老,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再怨愤,也不会说什么。所谓愚忠,是叫人不忍说的。

“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念尔遘残”之后,写到“百身”,已经郁愤不能自己。“呜呼哀哉”,“呜呼哀哉”,老身那痛,何人解得。这一路直写到“吾承天泽,移牧”郁愤难忍,心焦如焚,疾疾命笔直写到“抚念摧切”,才挥泪回头修改订正。

“吾承”之后竟然空下四个字的位置,似乎没有力气了,力气用尽了。哀伤以至于如此!“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陷”应为“至”。一“陷”字,不能忘!哪里是笔误?!)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榇,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辨),卜(涂去一字不可辨)尔幽宅(“抚”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元陈绎曾道:“吾承”至“尚飨”五行,沉痛切骨,天真烂然,使人动心骇目,有不可形容之妙,与《禊叙藁》哀乐虽异,其致一也。“承”字掠策啄碟之间,“嗟”字左足上抢处隐然见转折势,“摧”字如泰山压底柱鄣,末“哉”字如轻云之卷日,“飨”字蹙衄如惊龙之入蛰,吁,神矣。

《祭侄稿》最后五行,尤其是最后两行,“……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已全无章法。“无嗟”二字极其难看!哪里是大书家所写。直是哀恸。文徵明说此稿,“顿挫郁屈,意不在字者也”。确是。

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死于卢杞专权。《新唐书·颜真卿传》卢杞欲排挤颜真卿:“方面之任,何处为便?”颜真卿回之以:“真卿以褊性为小人所憎,窜逐非一。今已羸老,幸相公庇之。相公先中丞传首至平原,面上血真卿不敢衣拭,以舌舐之,相公忍不相容乎?”

即便如此,“矍然下拜”的卢杞还是在李希烈陷汝州时奏曰:“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可惜的是,“上从之,朝廷失色,李勉闻之,以为失一元老,贻朝廷羞,乃密表请留。又遣逆于路,不及。”

终于,七十七岁的颜真卿为人借刀所杀。杀人者,非李希烈,卢杞也!

写《祭侄稿》,直是随手拈一支秃管,墨浓墨枯不管不顾,才有了那些“迷人”的渴笔和牵带,才有那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孤愤和哀哀墨迹。

颜真卿留下的行草书,据《颜真卿志》载,可考者仅有三十八件。除为后世誉为“三稿”的《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和《争坐位稿》,应享盛誉的还有《刘中使贴》、《湖州贴》、《蔡明远贴》、《刘太中贴》、《裴将军诗》。可是,哪里够呢?七十七岁命陨的颜真卿若写到八九十岁,指间颤悠悠,笔端却如铁蚯蚓行,落笔若屋漏痕,若铁戟画沙,那才是后生大幸。可惜,不能了。

清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谓《祭侄稿》更胜《座位帖》,以为《座位帖》尚带矜怒之气,而《祭侄稿》有柔思焉,藏愤激于悲痛之中。元陈深日:“《祭侄季明文稿》,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若天造,岂非当时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工耶?”

其实,《祭侄稿》无法之法,直抒胸臆,无比率真,当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虽也无上,但毕竟多贵族气,少蔼然。

唐人据几而书,最后的怨愤,抒发尽了,也许,颜真卿会痴坐良久,木人一般,直待暮色降下来。酷烈之痛,刀绞五内,魂已然不在焉。也许,会愤而将几案一掀而翻,怨而怒,怒而呜咽,呜咽而终至放声。

读毕,也写完这些文字,侧耳听听,屋瓦上的雨滴,还在嗒、嗒。深深抿一口茶,已然凉了的茶,凉如秋雨了。

《祭侄文稿》

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且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故《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

□人邻

新闻推荐

全市打通“生命通道”暨“高层建筑消防 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现场会召开

本报讯(见习记者马小隆)7月3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焦石主持召开全市打通“生命通道”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雨意微凉读“祭侄”)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