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KY KnowYourself
KY作者 / 咯咯
编辑 / KY主创们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自我感觉十分良好,非常懂得欣赏自己。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你甚至觉得他们有一点“自恋”。不过这种自恋又没到太夸张、讨人厌的程度。但时间久了,你发现他们看到的自己似乎真的就是自己眼中的那么好,而且他们似乎也因此过得挺快乐。再后来,你也被他们这种“迷之自信”影响了,觉得这个人貌似真的挺不错的。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想问:这不是自我欺骗吗?这样真的会让自己开心吗?
我们在讨论自我认知时,总是鼓励大家认识“真实的自己”,但如果你眼中的自己戴着一层粉红色的滤镜,这样的“自我欺骗”好不好?
今天我们来聊聊:如何给自己加滤镜(不是通过美颜相机噢)。
01.
我们自我概念的组成中
包含着自我欺骗的成分
心理学家Roy Baumeister和Brad Bushman在谈论自我概念(Self-knowledge aka. Self-concept)时,提到了三个维度:
自我觉察(self-awareness)(点击查看?)- 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即“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自我觉察通常可以分为内部与外部两种——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通过外界评价来了解自己。
自尊(self-esteem)- 我们对自我的评价整体上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总得来说,我们的自尊水平是由四个方面决定的:他人给我们的反应;我们对比自己和他人的方式;我们的社会角色;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自我欺骗(self-deception)- 自我概念中那些偏离了现实的部分。我们的自我概念往往是比客观事实更加积极的,而主观的自我概念与客观自我之间的差距,就是我们自我欺骗的部分。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Taylor Shelley和Jonathon Brown(1988)提出了“积极错觉(Positive Illusion)”这个概念,指的是人们对于他们自己,以及他们亲近的人所抱持的一种不切实际的积极态度。它也被认为是人们自我欺骗的一种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而人对自我的积极错觉,又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对自我的美好品质的夸大
包含“优于平均效应”(the above average effect)在内等经典研究结论显示,人们在评价自己时,都倾向于认为自己比起同僚是更加有魅力的、更聪明的、更忠诚的,甚至有潜力成为更好的父母……总之,不论是在技能方面,还是性格方面,人们都容易不自觉地给给自己戴上一层玫瑰色的滤镜。
这种夸大还体现在,当对比人们的自我评价与旁观者对其的评价时,大家对自己的几乎总是比他人更好地评价自己(Lewinsohn, Mischel, Chaplin & Barton, 1980)。不仅如此,人们在被要求描述自己的优点时,也比描述缺点时更加详细和具体。
2. 对未来的不切实际的乐观
积极错觉还表现为一种稍显盲目的乐观。人们在展望未来时,倾向于高估自己经历积极事件的可能性(例如收获一份理想的职业;幸福美满的婚姻),并低估自己经历消极事件的可能性(例如患上重病;遭遇严重的事故)。
这种不现实的乐观,还体现在人们对完成一项任务所需的时间的评估。我们可能都有过这种体验:在实际操作一件事时,我们所耗费的时间通常都会远远超过我们一开始计划会用的时间(Buehler, Griffin & Ross, 1994)。因此,有经验的计划者,会在一开始就给自己预留更多的任务完成时间。
3. 对控制感的错觉
积极错觉的第三层,是人们会高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环境以及事件结果的影响力——我们往往高估了周遭一切的可控性 。
研究发现,即使结果被设定为是完全随机的,大多数的被试依然会有一种“控制错觉”,即没有依据地相信自己的行为对结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Alloy & Abramson, 1988)。
事实上,对自我的积极错觉在大多数人身上都有体现,只是可能有形式和程度上的差异(Brown & Brown, n.d.)。
Owens等人(2007)的研究结果指出,我们能否、以及会在多大程度上给自己“戴滤镜”,与基因有一定的关系,也与早年的成长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比起严苛、冷漠的成长环境,在更多善意和鼓励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更有可能对自己抱有一种稳定的积极错觉。
02.
但适度的自我欺骗,
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现在我们知道,很多人都对自己的优点、未来和掌控感都有着或轻或重的玫瑰色滤镜。如果你还在纠结“欺骗”这个词,接下来我会告诉你一些,适度“欺骗”自己的好处:
1. 对自我抱有积极错觉的人更有动力
若干研究结果发现,相比起能够真实评估自己的人,那些对自己能力的评估高于自己实际水平的人,在完成任务时更努力、更有恒心,也取得了更好的表现。并且,他们想要做好一件事的动机往往是更强的(Bandura, 1989; Dweck & Leggett, 1988; Schaufeli, 1988)。
“人们对自我能力的评价总是倾向于高估,但这是一个优点,而不是需要纠正的认知错误。若是人们总能如实评估自己的能力,那么他们将很少遭遇失败,但也不会付出额外的努力,去超越平常的表现。”(Bandura, 1989)
研究者们认为,这是因为对自我有滤镜的人对成功的期待也更高——他们更相信自己能做好。而这种对成功的高期望,使得他们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在这项任务上,并为之坚持更久。
2. 对自我抱有积极错觉的人,在遭遇创伤时表现出了更强的修复力(resilience)
积极错觉对于帮助人们度过人生中那些巨大的压力事件和创伤,也起着正面的作用。在针对乳腺癌患者(Taylor,1983)和911恐怖袭击的幸存者(Bonanno, Rennicke & Dekel, 2005)的研究中,积极错觉都是一个影响人们如何应对创伤,以及需要多久走出创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积极错觉的人们认为自己比起一般人,能更好地应对疾病或困境,他们还认为自己对病情或困境的控制力比实际情况要强。他们建构起来的对未来的乐观看法,在当时的条件下纵然是不切实际的,但却真的能成为一种支撑他们挺过最艰难的时期的力量 。
这些错觉一般是轻微的,对现实的歪曲也是适度的。但严格意义上,它们仍然是不真实的。
3. 对自我抱有积极错觉的人有更高的幸福感
Myers和Diener(1995)在他们对于幸福感的研究中,定义了幸福的人的三个特点:1. 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念;2. 有很高的个人控制感;3. 一般能积极地看待未来。这三点几乎与积极错觉的三个方面完全重合。
简而言之,幸福感高的个体的确表现出了对自我的积极错觉。(Myers & Diener, 1995)
积极错觉与幸福感的联系,还体现在我们和重要他人的关系中。前面提到,积极错觉不仅是关于自我的,也可以是关于身边的人的。研究发现,比起准确看待对方的夫妻,对伴侣的看法比“伴侣的自我评价”更积极的夫妻,更能在两人的关系中感到幸福和满意(Murray, Holmes & Griffin, 1996)。
4. 对自我的积极错觉也能影响他人对我们的印象
当我们对自己有着玫瑰色滤镜时,这种理想化的自我认知也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同时,也正如文章开头中所说的情况一样,如果人们对自己的看法足够积极和坚定,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身边人对他们的印象和评价(Paulhus, 1998)。
5. 积极错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存在恐惧
人类学家贝克尔曾说,“看到这个世界真实的一面是件可怕和悲惨的事”。
在他看来,积极错觉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几乎人人都会有的,对存在和死亡的恐惧。在贝克尔的观点里,对自己品德、力量和价值的夸大使生命显得充满意义,并获得一种“永恒感”。对于贝克尔而言,“生命与错觉共存”。
* 有人会完全不受积极错觉的影响吗?
——有的。
在与积极错觉有关的研究中,有一类人被反复证实是几乎不受到积极错觉的影响,他们是抑郁症患者。对这个结果的一种解释是,抑郁损害了人们自我夸大错觉。
抑郁个体拥有更准确的自我认知。Mischel(1979)创造了一个术语来指代这种可能性:抑郁的现实主义(Depressive realism)。
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的人,反而不如抑郁症患者看到的世界那么真实。而看到真实的抑郁症患者,却并不快乐。
不过,尽管轻度抑郁或焦虑的个体能够以相对客观的、既不积极也不消极的视角看待自己,严重抑郁的个体却并非如此——他们会另一个极端的、不切实际的消极目光来看待自己(Ruehlman, West & Pasahow, 1985)。
由此看来,适度的给自己加一些滤镜似乎是一件积极的事。
*但,积极错觉中也可能带来负面后果:
情况一:当人们过度夸大自己的优点时
过分自负和对自我优点的无限夸大,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者认为,适度的自恋是健康人格的一个要素,而过分的自恋则不是( Raskin, Novacek & Hogan, 1991)。
不仅如此,在自恋量表上得分极高的人,一般也会得到来自他人的负面评价——他们在人际中是明显不受待见的(Raskin & Terry, 1988)。
情况二:当人们过于高估自己的控制力时
如果人们过分夸大了自己对周遭的控制力,那么他们可能会表现出一种不适宜的坚持。坚持通常被看作是一种好的特质,但明白什么时候应该放弃也是极为重要的。
那些对自我的控制力抱有太过不切实际的幻想的人,可能容易陷入一种徒劳无益的坚持。他们会不懈的追求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并为此白白耗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03.
那么,该如何科学地
给自己加滤镜呢?
大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是,那到底什么样的滤镜、何种程度的错觉才是“适度”的呢?
Taylor和Brown(1994)指出,适度的积极错觉主要表现在,它是被环境所允许的。因此,保持积极错觉绝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洗脑式地告诉自己“我很棒”,而是也要关注外界的声音。如果,你的自我概念频频受到来自外界的挑战,可能说明你的玫瑰色滤镜太厚了。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你对自己过于负面的评价也时常受到挑战——比如你总觉得自己的演讲技巧一塌糊涂,但其实每次都做得不错;或是身边人老是对你说“你明明就很好,哪有你说的那么糟糕”,那么你或许也应该反思,你对自己的黑色滤镜是不是太厚了。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开始建立对自己的积极错觉,可以试试“自夸日记”。在每一天的末尾,记录下今天自己做的、值得夸赞的1-3件事。并在事件后面附上一句夸奖自己的话。记住,再小的事情也值得被记录,也记住此刻没有人在注视你、评价你,所以请大胆地对自己说出夸奖的话。
例如:
“今天鼓起勇气向领导提出了意见”——我真是个勇敢的人。
“今天自己做的便当很美味”——我做饭可真好吃。
“今天上课回答出了一个特别难的问题”——我怎么这么聪明呀。
除了自己对自己的夸奖以外,你也可以养成一个随时记录别人对自己的夸奖和肯定的习惯,即使是一句简单的“你今天头发很好看”。你可以将它们记在一个方便的地方,比如手机的备忘录里,再在一天结束时把它们整理进你的“自夸日记”。
在记录这些小事时,你会发现你有很多被自己忽略了的优点,即使再微小,它们也至少值得被你自己看到。时常回顾这些话,尤其是在怀疑自己时,你会发觉你比自己想象中更加可爱——咦,好像有一点点自恋,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另外,研究还发现,自我欺骗分为两种:夸大性自我欺骗(个体将积极特征归到自己身上,放大自己的积极特征)和否认性自我欺骗(个体不切实际地否认自己有消极特征),而只有前者是心理健康的一个要素。也就是说,否认自己的问题是不会让我们更快乐的。
因此,我们鼓励大家对自己保持一定的积极错觉,一定不是建立在刻意否认自身问题的基础上的。在大力肯定、适当放大自己闪光点的同时,你也需要面对自己的缺点,但在面对时,也可以抱着一种“我在可预期的未来里一定可以改善它”的、带着积极错觉色彩的信心。
如果你也觉得自己不够快乐,不妨试试给自己、给生活加上一层薄薄的滤镜。如果你不喜欢“自我欺骗”四个字,也可以像我一样,将这层滤镜命名为“幸福的错觉”。你觉得呢?References:
Alloy, L. B., Abramson, L. Y., Metalsky, G. I., & Hartlage, S. (1988). The hopelessness theory of depression: Attributional aspects.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7(1), 5-21.
Bandura, A. (1989). Human agency in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9), 1175.
Bonanno, G. A., Rennicke, C., & Dekel, S. (2005). Self-enhancement among high-exposure survivors of the September 11th terrorist attack: Resilience or social maladjust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8(6), 984.
Buehler, R., Griffin, D., & Ross, M. (1994). Exploring the" planning fallacy": Why people underestimate their task completion tim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3), 366.
Dweck, C. S., & Leggett, E. L. (1988). A social-cognitive approach to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review, 95(2), 256.
Lewinsohn, P. M., Mischel, W., Chaplin, W., & Barton, R. (1980). Social competence and depression: The role of illusory self-perception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9(2), 203.
Murray, S. L., Holmes, J. G., & Griffin, D. W. (1996). The benefits of positive illusions: Ideal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atisfaction in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1), 79.
Myers, D. G., & Diener, E. (1995). Who is happy?. Psychological science, 6(1), 10-19.
Owens, J. S., Goldfine, M. E., Evangelista, N. M., Hoza, B., & Kaiser, N. M. (2007). A critical review of self-perceptions and the positive illusory bias in children with ADHD.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10(4), 335-351.
Paulhus, D. L. (1998). Interpersonal and intrapsychic adaptiveness of trait self-enhancement: A mixed bless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5), 1197.
Raskin, R., Novacek, J., & Hogan, R. (1991). Narcissistic self-esteem manage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6), 911.
Raskin, R., & Terry, H. (1988). A principal-components analysis of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and further evidence of its construct valid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5), 890.
Ruehlman, L. S., West, S. G., & Pasahow, R. J. (1985). Depression and evaluative schemata.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3(1), 46-92.
Schaufeli, W. B. (1988). Perceiving the causes of unemployment: An evaluation of the Causal Dimensions Scale in a real-life situ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2), 347.
Taylor, S. E. (1983). Adjustment to threatening events: A theory of cognitive adapt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38(11), 1161.
Taylor, S. E., & Brown, J. D. (1988). Illusion and well-being: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3(2), 193.
Taylor, S. E., & Brown, J. D. (1994). Positive illusions and well-being revisited: separating fact from fiction.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融媒体特约记者廖晗)夏季气温高、雨水多,容易发生溺水、交通安全事故。为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