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独秀 锌财经
文/独秀
编辑/大风
低迷了快半年的车市终于回暖了,中汽协5月的车市数据让行业为之振奋。然而,新能源车企紧皱的眉头依然无法舒展。
截至今年5月31日,新能源车市已经连续10个月下滑,去年6月的新能源退补政策余震未了。
没有补贴托底的新能源汽车,显得略微狼狈。结合过往退补对市场的影响看来,新能源汽车还是一个稚嫩的产业,无力抵抗市场化的冲击。
新能源汽车让车主望而却步的原因有三:价格,便捷,安全。综合来看,初步还是与新能源的电池关联较大。
对比相近性能的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前者的售价往往比后者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燃油车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其中的大件,也就是占整车成本最高的大头是发动机,也不过是整车成本的10%。相比之下,电动车成本中的大头“电池”的成本却总是高企难下。
以基本能满足城市出行的300km续航为例,电池成本在3-4万之间,其中磷酸铁锂的成本要低于三元锂,但无论如何,这一成本比例都要高于燃油车。
图片来源于unsplash
最近的特斯拉就是一个通过电池控制成本的例子,6月11日,工信部公布了Model3的磷酸铁锂电池具体参数,特斯拉投奔磷酸铁锂的传闻终得实锤。
有专家预估,特斯拉Model3改用磷酸铁锂电池后,成本将下降20%。这意味着Model3价格还有下探空间。
自上海工长开工以来,为了符合国内新能源补贴政策,特斯拉已经经过一轮降价,这让不少老车主忿忿不平,而新车主却直呼“真香”。
更换电池的特斯拉还有更大降价空间,这对一直观望特斯拉的车主而言,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新能源车的用电价格远比燃油车的油费低,上周,一位北汽新能源快车的师傅介绍,他用新能源汽车开滴滴,一个月的电费不过是1000多块,而以往每月油费都要3000元。
但从便捷的角度看,除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及部分二线城市外,充电桩的分布远远不能满足车主们的日常充电需求。
至于安全性,电动车安全事故的新闻确实不少,自燃,趴窝,还有特斯拉的色盲事件(这个跟电动车无关,是自动驾驶的锅)。一方面当然是技术不成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由于新能源汽车与生俱来的绯闻体质,太受关注了,一点事故都会被放大。再说了,燃油车自燃的事件也不少。
图片来源于unsplash
不过,好消息是,今年以来,新能源车企基本可以告别里程焦虑。
一来是,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都能达到400公里以上的里程,可以满足城市日常出行,对于充电较为方便的一线城市与部分二线城市车主基本够用。
二来是,车企不断刷新里程记录,前段时间有小鹏P7的706km,最近威马声称续航已经达到800km。虽然实际续航与工况会存在差距,不过也说明了电池续航记录刷新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没有了里程焦虑,新造车企要开始讲新的故事了。
比亚迪要讲高端故事,但过往的低价包袱让车主们很难一下接受汉的高端定位,试想,23万买辆中高端车,跟隔壁老李开的唐宋是一个系列的,这钱花得不是滋味。
小鹏的故事有些青黄不接,实在是由于这家企业太年轻了。要说高端化,在P7之前,小鹏仅有G3一款SUV车型,售价在14万到20万之间,P7的发布让小鹏汽车受众一下子出现断层,试想,买14万G3跟买25万P7的能是同一批人吗?小鹏还不具备讲高端故事的基础。
要说智能化,小鹏的系统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其他车企也好不到哪儿去,特斯拉也还是半桶水),且对于买了P7低配版的用户而言,基本被排除在智能生态之外了。如今,小鹏着急着要赴美上市了,比较好讲的故事还是手中那张生产执照。
新能源汽车生存状况堪忧,本来应该在2020年完全退补的政策,不得不将补贴延长两年,新能源车还是得在温室下成长。此外,多地的补贴保护也开始抬头,以深圳为例,全市除了为新能源车主购车提供2万元补贴外,还对满足规定条款的车型给予额外2万元补贴。只不过,符合这些条款的,只有比亚迪的系列车型,诶,妥妥的地方产业保护。
图片来源于“道哥说车”
原标题:《夏天来了,但新能源车市还在过冬》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李晓华精神是肉体的主宰。一个民族的兴盛靠的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撑。同样,一个群体,一个家族,一个人物的兴盛、生存与发展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