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巷街景。
■记者杨旭文/图
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迎春,象征着人们对希望与美好的期待。在西安城墙西南隅,有一条叫作迎春巷的街道,光是想到这几个字心底就会透进一缕阳光,涌动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顺着西门内的南马道巷往西南城角的方向走,稍加注意就能看到这条夹在房屋之间,东起南油巷,西至南马道巷的小巷子。事实上,大家平常口头上所说的迎春巷一般也包括了其中段向南的迎春南巷,使迎春巷整体上呈不规则的“T”字形状。
据《西安市地名志》记载,迎春巷明代称含光坊,民国年间称含光里,中段于抗日战争时期有四家人建造住宅,取名四知村,1966年改为现名。至于为何改为迎春巷,有人说这是取自毛泽东的诗词《咏梅》里“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中的“迎春”两个字。
说到迎春巷,一定免不了提及“风颠和尚”与“风颠洞”,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在金石撰写的《西安曾经有个“风颠和尚”》中记载:有位法号为“风颠”的和尚,民间传说他身穿大红破衲,一手捧破瓢,一手持拄杖,一生云游四方。曾西行凉州,东去江浙,北至北京,南下福建,涉足17个省份,有许多荒诞怪异的故事。“风颠和尚”坐化以后,他住的达摩庵慢慢被人叫成“风颠洞”。这座古庙后来也被周边人叫成了风火洞,特点是以洞为庙,青砖砌成的窑洞深处供奉着“风火爷”,风火爷就是“风颠和尚”。据说,这个庙原来还有庙会。过去每年的6月17日、18日、19日三天,各种吹打乐器,吹吹打打热闹得很,还会进行祭拜活动。
物换星移,时光总是拉着世间万物奔涌向前,在岁月的长河中,迎春巷也焕然一新。一些老住户回忆,一开始迎春巷向西没有通到西城墙,向南也没有通到南城墙。上世纪90年代拆迁改造后,街道变宽、变长,形成现在的“T”字形。再后来,这里建起了迎春小区等社区,逐渐形成一片闹中取静的居民区。
在一个阳光强烈的午后,走进迎春巷仿佛踏进了一个静谧悠然的世界。旧旧的居民楼,布满锈迹的栏杆,晾衣绳上飘荡的粗布床单……这里的一切都似乎缠绕着流淌的时光,使我们脚下的步伐也不由自主地慢了起来,生怕惊扰了这里的静谧。
“住在这个地方非常方便舒适,而‘迎春’也让人时刻充满了希望,提醒我们以积极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住在迎春小区的李阿姨说,尤其是在今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大家都长时间待在家里,也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能过去,就互相打气说“不管‘寒冬’有多么漫长,‘春天’一定会到来。”
新闻推荐
新华社上海6月17日电记者17日从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16日依法不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王振华、周燕芬猥亵儿童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