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不要说本科学历,就是大专毕业以后所从事的职业,在人们的视界内基本上都和室内办公桌关联,就算是野外作业,那也是专业人士。否则,比如一个大学生竟然选择以体力输出为主的职业,或者安居于某些公认技能要求不高的服务岗位,那一定不为“正统”观念所接受。
随着高校毕业人众的迅速增加,择业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虽然在人们的意识里,“读书人”还是不应该刨地或是搬运实体物件儿,但大学生毕业后当快递员的案例已不罕见,甚至有清一色本科以上人士组成的井下挖煤班组……
虽然如此,但大多数公众仍然不认为这种个别实例是“正常”的。原因可能在于,类似的工作,比如超市的员工和最基层的矿工,可能不需要高等教育背景就足以胜任,而像快递员,大学毕业生未必比高(初)中做得更好。
总之,以社会通行的评价标准看来,取得高等学历证书的人,即便不是像从前那样被视为精英,那也是高端人才,这茬人不是公务人员,那也应该是白领那种“高级”员工。
新近一张保姆“刘阿姨”的简历在网上刷屏,就再次呈现了这一景观。当事人是法语、英语双硕士学历,不仅有大型企业的工作经历,还曾是数十万元年薪的“高级”职业人士……
如此学历的人才要去做家政(说不好听一点,也就是当“保姆”——即便是冠以比较专业化的早教业务称谓),受到热议群众的质疑,或者是围观人众表示惋惜,当然就是意料之中的事啦。
实际上,这里面不乏职业身份、社会层级的固化思维投射。以当下的世俗环境,在人们的大脑中,“刘阿姨”们的职业选择并非“理智”之举,即便她们从事的是某些收入不菲的工作,比如月嫂,或者还有随着少数家庭财富增长造就的高薪早教“保姆”等。毕竟,除去职业身份的归类,这种工作并不是如正常职业那么稳定有序。
我理解这样(不仅是基于身份)的判断逻辑。但对另一方面的观点,不免就有些疑惑了。有不少人对“刘阿姨”所为表示不能理解,声称学成今天这样,很是不易,恰适的路径,应该是发挥自己所受教育之长,投身更需要的工作岗位,从而溢出大学专业训练的最大价值,充分发光发热什么的。立基于此的道理还有学校培养人才不易,必须把优势资源用到刀刃上才是正选云云。
坦率而言,个人看法不同是正常现象,是非曲直难以界定,问题是学历(高等)教育真就是职业技术培训吗?或者应该是专业(技术)塑型吗?就像“挖掘机哪家强”那种。
初略一看,似乎有专(职)业技法育成的意味,本来嘛,高等学校都是由各种细分专业所组成,或者说,比如医生、生物病毒等专业,彻底不可能自学,非学校专学不可。
随着定向培养、分配去向固定的职业安排成为往事,在自主择业普遍化的今天,“专业对口”的老调调,听众日渐稀疏,更主要的是,当下伴随学历教育的后续实践,“学非所用”如果不是主流的话,说超过了半壁江山也并不夸张。看看周围的社会现实,文学硕士在商海里畅游,甚至病毒学博士得心应手地投身于经济动物养殖……诸如此类。
当然,讲述这些“非专业”故事并不是为阐述专业学历有没有用,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比起专业素养的训导,面对当下的社会现实,能力树成显然更为重要,比如那个名校才子出生的“肉贩子”,其之所以变成了企业家,公允地说,正是因为在名校收获的能力素质,而不是因为所学的专业知识。
大学(学历)教育应该如何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不过,站在社会一般的立场上,能力培育优先无疑更有意义:培养找出问题、辨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绝对比花费数年工夫在象牙塔里背诵(记忆)知识、掌握技术更能成就人,也更能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试想,如果我们内心深处关于学历背景的解读不是单纯的专业和技术法门,而是能力的质变飞升,那么,选择什么职业有必要说长道短吗?实质上,如果“能力”观念成为普遍的共识,可能那些身份、层级的固化思维也会随之生变的。
新闻推荐
6月13日晚,澎湃新闻从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获悉,温岭液化气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周边200余间民房受损,10人死亡,百余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