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拿什么堵住App的偷窥之眼?

来源:澎湃新闻 2020-06-08 14:05   https://www.yybnet.net/

手机上装的App,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访问你的照片和文件两万多次。听着是不是细思极恐?

近日,有民众反映,自己的手机增加了App隐私记录功能后,查到一款移动教学软件“优学院”十几分钟访问手机照片和文件近25000次,一款办公软件“TIM”一小时内尝试自启动近7000次,并不停读取通讯录;还有很多常用的社交、办公、娱乐软件也都存在后台高频率读取手机信息行为。

用户手机里的各类资料,成了被各类App任意挖掘的“大数据”,用来对用户“精准营销”,不是什么秘密。但手机照片和文件这些往往与个人隐私关联的信息,大量、频繁地被App偷窥,仍让人心惊。 

消费者的困境在于,要么对隐私被泄露和贩卖一无所知,要么即使知道,也很难采取有效应对。 

监管部门也多次采取专项整治行动,包括公布存在类似违规现象的App及企业“黑名单”,采取约谈及行政处罚等手段,但从根本上说,乱象并未得到根治,消费者隐私被严重侵犯的事件仍不时上演。 

“高收益低风险”是App企业一再明知故犯的原因。要扭转乱象与监管效力的不对称,就要相关法律不断垒高公共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墙”,直到企业再也不敢随意对消费者信息隐私“挖墙”为止。核心是持续提高企业违法成本。 

除了提高行政处罚力度,包括罚款、公布违规名单外,对于情节严重者,应当予以全面下架乃至永久封停,乃至追究刑事责任,以此对相关企业形成强力震慑。 

另一方面,加大消费者权利救济也是重要手段。要看到,企业从消费者手机中窃取隐私数据,消费者作为受害者,却很难获得补偿。比如,消费者可以以侵犯隐私为由,向相关企业发起民事赔偿诉讼,但由于诉讼相关成本较高,很少有人会如此做。 

如果能为消费者诉讼企业侵犯隐私开辟绿色通道,包括低成本、高效率的集体诉讼,将大大降低消费者维权门槛。 

对于消费者因隐私被窃取的赔偿标准,也可进一步探索。比如,一名消费者如果没有授权某个App访问,而后者却访问了数以千万计的照片,那么可否按照一张照片几百元乃至更高的标准,要求企业进行赔偿?如此一来,企业就会发现,自己要承担的经济代价足以抵消违法收益,也就会三思而后行了。 

在这方面,司法部门、工信部门、消保委都承担着各自职责,还需以更强力有效的举措,将监管和为消费者维权纳入常态化工作中,堵住App企业的偷窥之眼,让每一名消费者都免于被无良App肆意侵权的困扰。(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1月至5月市市场监管局热线办理满意率达100%

本报6月7日讯(记者王飞)日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到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听电话,为群众答疑释惑、排忧解难,现场共...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拿什么堵住App的偷窥之眼?)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