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我的四个读书方法

来源:甘肃日报 2020-05-11 01:42   https://www.yybnet.net/

阅读求知 新华社发

张五常

首先声明,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为知识而读书可以帮助考试,为考试而读书却未必可助知识的增长。

知识是读书的目的(An End);考试只是一个方法(A Means)。

以理解代替记忆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课程比较容易记得。但理解其实并不是辅助记忆——理解是记忆的代替。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意,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

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

要在这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易如反掌,也不需多花时间。只要能改三个坏习惯,一年内就会判若两人。

第一个坏习惯,就是上课时狂抄笔记。

笔记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听讲时抄笔记分心太大!将不明白的东西抄下来,而忽略了要专心理解讲者的要点,得不偿失。

笔记有两个用途:

(1)将明白了的内容,笔记要点。但若觉得只记要点都引起分心,就应放弃笔记。上课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

(2)在课上听不懂的,若见同学太多而不便发问,就可用笔记写下不明之处,于课后问老师或同学。换言之,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已明白的重要。

第二个坏习惯,就是将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读,而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此无法融会贯通。

要改这个坏习惯,就要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点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

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

第三个坏习惯,在选课的时候,只想选较容易的或讲课动听的老师。

其实定了某一系之后,选课应以老师学问的渊博为准则,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一二,远胜跟一个平庸的学得十之八九。

理解力的增长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异。老师若不是有相当本领,就不能启发学生去找寻不同科目之间的通论。

思想集中才有兴趣

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

只有思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

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没有时间读书的人都是因为集中力不够。

要培养集中力也很简单:

第一,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

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

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

问比答重要

很多学生怕发问,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要脸皮厚!就算是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

从来没有问题是太浅的。正相反,在学术上有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由几个浅之又浅的问题问出来的。学术上的进展往往要靠盲拳打死老师傅。

很多做高深研究的学者之所以要教书,就是因为年轻学生能提出的浅问题,往往是一个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虽然没有问得太浅这回事,但愚蠢的问题却不胜枚举。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学什么问题是愚蠢或是多余。若不发问,就很难学得其中奥妙。最容易就是做发问前的准备功夫。

这准备功夫大致有三个步骤。

第一,问题可分三类:

A.“是什么”(What);

B.“怎样办”(How);

C.“为什么”(Why)。

要先断定问题是哪一类。A类问的是事实;B类问的是方法;C类问的是理论。

问题一经断定是哪一类,学生就应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哪方面的,从而可免却混淆。若要问的问题包括多过一类的,就要将问题以类分开。这一分就可显出自己的“不知”所在。

第二,要尽量去将问题加上特性。换言之,你要问的那一点越尖越好。

第三,在问老师之前,学生要先问自己问题的答案是否可轻易地在书本上找到。若然,就不应花老师的时间。

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

学生坐下来对着书本,拿起尺,用颜色笔加底线及其他强调记号。读了一遍,行行都有记号,这是毁书,不是读书。书要分三读。

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地翻一次好。

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他底线或记号却不用。

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前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

选择书本阅读是极其重要的。好的书或文章应该重读又重读;平凡的一次快读便已足够。在研究院的一流学生,选读物的时间往往要比读书的时间多。

花一两年的时间去养成这些读书的习惯,你会发觉读书之乐,难以为外人道。

(摘自《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第21期)

新闻推荐

开在秋园里的花

□邱冰珍善念,善念,唯有善念是长存的。读完《秋园》,我脑子里回荡着这句话。这来自于一位70多岁老人平实的叙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我的四个读书方法)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