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后,全国多数中小学都已开始全面返校复课。在校期间,学生到底如何戴口罩,也成为摆在学校和师生面前的一道新题。尤其是近期,3名初三学生上体育课时意外猝死,当时他们均有戴口罩,引发了“体育课该不该戴口罩”的讨论。
尽管,孩子的猝死到底与戴口罩有无直接联系,尚需科学结论,但对大多数地方来说,中小学生户外运动应不应戴口罩,疫情常态化下的体育课到底该如何上,的确是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
尤其是当前气温升高,成年人戴口罩的“舒适感”也在下降。而未成年人心肺功能发育不健全,如何戴口罩,更是需有科学答案。它一端连着学校疫情防控效果,一端影响到学生身体健康,任何一方都不可有失。
5月8日,上海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明确,在室外/户外而且不是有近距离肢体接触的项目等3种情形之下,学生可以不戴口罩。当日,国家卫健委、教育部也下发了文件要求,“学生应随身备用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
终于,国家主管部门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了统一说法,这很有必要。因为戴不戴、如何戴口罩,不仅仅是一个由学校可以决定的教育问题,它对应着疫情防控大局,不将问题推给学校“自行决定”,体现的是疫情防控的责任担当,也是保障防控效果的必要之举。
当然,体育课戴不戴口罩,可能只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小学大规模复课后面临的现实烦恼之一。比如,一些地方推行错峰就餐,这种方式是否需要推广?以往中小学、幼儿园放学时段,家长、孩子大规模“聚集”的现象,是否应做出相应改进?另有专家建议,疫情期间,考虑到卫生风险,校内不宜安排眼保健操,那么是否有其他替代方式?这些细节问题都宜有系统而精准的科学指导,既不“折腾”孩子,也不让学校和老师犯难。
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角度来看,当前学校在日常管理以及体育教学方式和内容等方面的调整,可能还得做好长期“应变”的准备。
另外,儿童口罩标准缺乏的问题也该适时解决了。目前国内并无专门的儿童口罩标准,这既可能增加生产端的乱象,也影响到实际佩戴中的科学性。像有的家长,从安全角度,选择给孩子佩戴“最严”标准的N95口罩,很可能带来伤害。这方面是不是可以通过明确标准,避免学生在戴口罩问题上“进退失据”的尴尬?
口罩作为防疫的标准“装备”,如何佩戴,从来就不是小问题,对于孩子来说,就更需要“讲究”。大规模返校复课已然开始,各个责任主体,都需要各司其职、群策群力,以科学、负责的态度答好这道新题。(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青春的答案是什么?我无从探知。惟有春日的光,夏日的风,秋日的叶,冬日的雪,刻下深深浅浅的印记。春季的阳光总是安静又慵懒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