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漫画/赵斌
如果恶意炒作把自己炒红了,却不用付出代价,那这必定会被更多人奉为“成功学”意义上的终南捷径。
一位1993年出生的女生,在网上称自己在广州拥有400多栋楼,过着“包租婆”的生活,每栋楼月入50万……在人们还在争论“前浪”“后浪”的时候,一个“后浪”已把自己炒成了“滔天巨浪”。但随后,这名女子出来解释:房产“大部分都是承租后再转租的,自己拥有的很少”,“房子在城中村,不是什么高级地段”,“我们”并没有100亿资产。
事情到了这一步,很多人意识到这是“炒作”,但也多是报之一笑,不再追究。而这个女生呢?则借此成功获取了流量,跻身“网红”,没有任何损失。她吹牛不用上税,她炒作也不用付出代价。
“炒作”不是今天才盛产的现象。门户网站时代,“炒作”是部分二三流明星的专利,因为维持“热度”对他们有意义。
但在“大数据”“算法”主导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炒作”也相应地裂变、升级了。我们可以把这命名为“推送效应”,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到10000个点击,所获得的推送次数也会呈现几何级的增长。
如今“炒作”的人大大增加,除了获得关注更容易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每一个普通人来讲,流量都是有意义的,它可以直接变现,也可以让一个素人在短时间成为网红。“炒作”成为普通人致富的捷径。你的差评,都可能成为他们赚钱的垫脚石——在他们眼中,口碑有好坏,但流量没好坏。
在炒作量激增的同时,出现的另一个趋势是,人们对于炒作的容忍度似乎也大大增加了。
视频平台上的“炒作”,几乎没有人去核实。很多东西都是“秀”,都是“表演”,如果你认真去核实,反而在旁人眼里有“浪费时间”的嫌疑。
如今,不管是在微博还是在短视频平台,人们都已经习惯用“话题”“热度”来衡量一件事,而对于这件事是否真实却缺少关注。
“热”的就是好的,而不是“真”的才是好的。这制造出一种氛围,如今似乎鲜有人再使用“炒作”这样的词来攻击对方了,这个词已经变得“中性”,甚至带有几分成功学意义上的“褒义”。
这确实不是一个好现象,对“恶意炒作”的纵容无度,只会让这类单纯追求热度的视频“秀”进一步泛滥。
现在看来,收割了流量的租房女生,仅仅做出解释过后似乎就能平安无事了,而她也能继续享受这波“炒作”带来的粉丝红利。
会有人效仿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有正派价值观的社会,显然不该是这样。至少,恶意炒作不该没代价。
□张丰(专栏作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彬)有人冒充淘宝客服,谎称商品质量不合格主动理赔,结果一位市民被骗开通了“借呗”功能,损失了6万元。近日,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