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国
一场线上双选会简历投递两万份,一家参与企业能收到六七百份。这让一位校招负责人感到不可思议,“线下招聘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今年春招,最大的变化是空中招聘空前火爆,企业开宣讲会、收取简历、面试、签约甚至入职都改为线上进行;大学生在线“试镜”,求职心仪企业。火爆的“空中招聘”在为双方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一边学生海投简历少有回应,一边企业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 (《中国青年报》)
这场疫情,给整个经济社会都带来了严重影响,春招也不例外。有多少压力,就有多少迎难而上,就有多少另辟蹊径。疫情影响下,今年的春招从线下走到了线上,美其名曰“云招聘”。云技术的积极应用,帮助供需双方搭起了桥梁,但要说这座桥梁完全满足向往,未来招聘都会走上云端,恐怕还不一定。
需要指出,在疫情之前,很多用人单位的信息早就发在了网上,求职者简历也可以通过网络投送。而“云招聘”更多体现在面试环节,是把过去的“面对面”改成 “屏对屏”。相对于传统招聘,“云招聘”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节省了成本,求职者接到面试邀请的概率变大了。但其劣势也十分明显,一方面,线上视频交流受到网络和设备的影响,会存在卡顿或者无法连接的现象,容易影响求职者的表现和面试官的判断;另一方面,对于求职者的细节和整体气质的观察,没有面对面来得直观。
这其实涉及到一个根本,那就是抛开“云招聘”这个概念,丢掉“屏对屏”这个形式,目前的供需双方,做的还是前朝往事。现在的“云招聘”,更多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是一种面试环节的场景转移,似乎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很少有人想到,更没有想明白,“云招聘”对于形式和内容都提出了要求。现在的问题,其实是传统的招聘思维,与新招聘形式发生了冲突。
在疫情期间,不仅是“云招聘”,还有更多的“云”走红了。比如“云洽谈”“云招商”“云签约”“云开工”“云路演”“云种田”“云服务”……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听名字都很新潮,高大上,但真要走进去就发现,其实这些“云模式”,与“云招聘”一样,只是换了一个场景,有的甚至就只是通过视频开了一个会、说了两句话,立马贴上了云标签。
当然,这也确实是对云技术的应用。在疫情背景下,这种不见面交流既重要也必要。但是,云技术绝非提供视频交流这么简单。有业内人士指出,云技术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这个解释可能有些费解,但有一个确凿无疑的,云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而视频,只是其最微不足道的。
更重要的是,任何一种重大技术的应用,都需要思维方式作出调整。就“云招聘”而言,如果招聘者和求职者,还是像过去一样准备,那其效果自然有限。反过来讲,招聘者和求职者把思维从线下切换到线上,积极运用云技术成果,特别是用好云计算和云数据,研究“云招聘”的特点从而做出调整,那么效果就会好得多。对招聘者来说,尤其重要,应该迅速作出改变。可以讲,线下思维很难做好“云招聘”。其它的“云模式”同样如此,应该迅速切换思维,适应“云”的要求。
“云模式”不能换汤不换药,必须切换到云思维模式。目前,各种“云”很时髦,也在事实上解决了一些问题,取得了不小成果,但云技术所能带来的改变远远不止如此。有云思维支撑,“云模式”才会走得更远;否则,疫情过后,现在的各种“云”,都有可能“碾落成泥化作尘”。
新闻推荐
记者|徐诗琪编辑|趣店集团于本月上线了奢侈品跨境电商平台——万里目,并于一周前上线百亿补贴活动,加入了电商领域的补贴大...